“就是這樣,孩兒結識了北邙王氏公子。”

“王兄說那‘龍卵’一顆就價值千兩,他以十二錠金買走我三顆‘龍子’,是撿了大便宜。”

“為表公道,又將阿九轉贈與孩兒,還送了這把古扇。”

……

正房。

劉彥持扇,有模有樣的編造謊話,巧妙將徐州諸事縫合起來,編成一篇《徐州拾寶》的奇聞故事,矇騙母親和福伯。

並讓阿九拿出箱籠藏的金元寶當證物。

劉氏手拂阿九奉來的金子,病黃的臉恢復幾分氣血,真應了‘財帛動人心’這句俗語。

她喜悅道:“我兒否極泰來,有這些金子當本,便可贖回祖業,開辦織坊。以後我兒讀書考功名就不愁銀子……”

“兒可知道,助你還陽的神人是哪方神聖?”

“為娘想給上神立個牌位,每日香火供奉,以表誠敬。”

“這個孩兒不知。”

劉彥讓阿九把金子收起,故作思量說:“孩兒只記得那神人叫我名字,我就從棺中醒過來。”

“之後,夜赴松崗見王兄,路途中撿拾三粒‘珠子’,不想竟是‘龍卵’……”

“其中命途多舛,造化奇特,孩兒無法琢磨清楚。”

福伯笑顏道:“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公子否極泰來,正是應了這句話。我看琢磨這個,世間之事皆有因果。”

“嗯。福安說的有理,佛家講世間因果,一啄一飲都有報應。我兒置之死地而後生,此乃好報。”

說話時,劉氏拉著阿九玉手撫摸,感覺到手溫才放心,暗說:“此女並非鬼狐……”

見母親小動作,劉彥早有預料。

來時他便叮囑過阿九,叫她香火護神,所以陰魂不冷,一般人也看不出她是鬼。

“阿九,今後你就照顧老夫人起居。”

“是公子。”

阿九領命,暗用香火法術給魂體升溫。

劉氏自從嫁到劉家,還沒享受過丫鬟侍奉,誇讚兒郎孝心。

忽然她想起什麼,鬆開阿九手,臉色變道:“不好!方才光顧著高興說話,為娘忘了自己染瘟。”

“我兒剛脫病災,不可再染病了。”

“母親勿憂。”

劉彥掂袖,取出‘避瘟符’遞上道:“孩兒還鄉之前,曾遇一位龍門道士,乃是她告知我臨安遭瘟之事。”

“走時,仙家贈送我幾張避瘟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