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蜀中白帝城。

一座府邸園林裡,有小姐持書坐在魚池旁觀賞。

偶爾從書中文字摘取一粒明珠丟入池內,引起眾魚爭搶。

旁邊丫鬟看著可惜,卻不敢去阻攔,只把眼望向另一邊的夫人。

這夫人不是別人,是來蜀地尋親的高家二姐。

而這位‘文光餵魚’的小姐,便是她要找的三妹,前世高三娘子,今生大儒之女莫文姝。

“妹妹有怒只管衝我發,何故糟踐自身學問,拿文光去餵魚?”

“一切因緣,不就是因我入真學而起的嗎?”

“我不過是在解因緣。散了這身真學,就沒那麼多煩惱。”

莫文姝盯著魚池,玉面無怒無喜,只做平常說話。

高二姐知道她脾氣,道:“妹妹只等我把話說完,你聽也好,不聽也好,說完我立即就走。此後,我只當你是莫文姝。”

莫小姐聞言心如錐刺,轉看三姐:“姐姐何必說此絕情話?小妹並非不認親了,只因父親讓我做決斷,斬斷前世狐身,往後好修真學。”

“可你們……,不來問問明白,就給我私招夫婿,在我心上釘入一根刺。叫我以後如何相見?”

“妹妹痛楚,我家沒人在乎,卻有一人知曉。且很是在意你。”

二姐妙語勾連,成功釣動她好奇心。

莫小姐眼眸詢問。

高二引著三妹入涼亭敘話,談道:“此人不是旁人,乃眾親為你挑選的夫婿。公子名叫劉彥,字世才,臨安人士。”

“詩會當天,他以一篇山水佳作,力壓長安洛陽六位真學才子。”

“這是他所作的《山居秋暝》,你讀讀看。”

二姐隨手摸袖,抽一卷詩文請三妹欣賞。

莫小姐拿起詩文還未讀,就被撲面而來的山水詩意傾倒,又見滿紙文光燦燦,組成《山居秋暝》一詩境。

左右兩個丫鬟在旁探看,都驚訝發聲:“這是上等佳作,有文光詩境,作詩之人也是位真學才子呀。”

高二察言觀色,見三妹望詩醉入山水,繼續說:“劉世才確實是位真學才士,而且還不止於此。”

“此作不是詩會原作,是他後補的,贈給荀姐姐作為答謝之禮。”

“我費盡口舌才從她那借來,為的就是讓三妹看清楚此君為人。”

莫小姐從山水中醒來,心中得幾分空淨,沒了剛才那些火氣,問二姐:“你說的荀姐姐,莫非荀貂兒?”

“她對劉世才有何幫助?值得佳作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