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月下,碼頭青花舫。

船上空空靜靜,上下尋不見一人,彷彿一艘空船。

船艙內,那捲前朝畫聖所繪的山水圖在香案展開。

此時窺看,花舫奴婢、舞姬、樂女皆藏身畫卷之中……

可見山中雅居記憶體著一眾美貌佳人,正圍觀舫主作詩。

她寫的正是《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詩真美……”

“是呀,主人的字寫得也好。雖不見文光,但能食其詩味,比吃十頓香火飯!”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這麼好的詩,要細品的,囫圇吞嚥不得滋味。”

“好了,你們不要吵鬧。”

荀舫主笑打斷她們,剩下四句卻寫出來。

婢女萱兒問:“主公為何不寫了?”

舫主道:“心中無墨,如何寫出後面詩句?”

萱兒奇道:“主公難道入了真學?可以‘文光為墨’了?”

“胡說!”荀舫主嬌瞪,破有深意看她:“入真學是那麼容易的?”

“儒家的學問需要肉身存書,我乃鬼仙之體,如何存放學問?把真學醞釀成文光?”

“我這是運神念模仿文光,這幾個字寫下,耗費我九成心力,所以說無墨可用。”

“主公真了不起,能想到神念為墨,換我們就算知道方法,也怕寫不來一個字!”

一樂女開口稱讚。

她這話不是阿諛奉承。

這些樂女、奴婢、舞姬原先都是遊魂,是荀舫主把她們收容身邊,傳授鬼仙修道之法。

雖說達到了‘遊魂境界’,但她們全部加起來,也不敵荀舫主一字之力。

動動手指可讓眾女魂飛魄散,這便是鬼仙神通法力,多少精怪開竅得道,少有能達到此等境界。

“你們回去做功課吧。”

“是……”

眾女領命,兩兩一行去別處修煉陰魂。

只有婢女萱兒留在身邊,指著詩句問:“莫非劉公子所作?”

“嗯。”荀舫主觀賞神念幻化的詩句說:“劉郎才華橫溢,不知積攢了幾世功,直到這一世才開始顯山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