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公子妙計退走眾鬼卒,當傳為佳話!”

眾人回到東來客棧,告知掌櫃此去見聞。

馬育才著重描述‘劉兄計騙鬼差’那段。

聽得老掌櫃頻頻點頭,拂鬚讚賞君子急智。

小二夥計詫然,不敢相信一介文弱書生,竟然有膽子糊弄鬼神。

小二問:“公子不怕他們識破計策,惱羞成怒問罪?”

“問什麼罪?我公子何罪之有?要問也問他們的罪。”

平兒吃著帶回來的燒雞,滿嘴流油說:“我公子敢用計策,便不怕他們識破,你當那群鬼衙役多聰明?還不與人一樣,見錢眼開?”

“我公子說這是對症下藥,只要把利弊衡量清楚,他們不會不上當。”

“言之有理!”

錢掌櫃讚一句,起身禮道:“非公子運籌帷幄,智謀退敵,我這外孫怕是逃不過鬼役棍棒,小老替他家謝公子……”

“恩公這是何意。”

劉彥上前托住,笑看馬高李說:“我和育才他們已是朋友之交,豈能把眾友置於險境?何況育才他們配合的甚妙。”

“此計能成,有他們的功勞。”

馬育才笑得燦爛,高興劉兄認他這個朋友,對自家姥爺道:“世才說得對,其中我們的功勞也不小哩。”

“這小子倒會順杆爬。好,有你的功勞!”

錢掌櫃頗為欣慰,環視眾人:“我看諸君有些餘興,何不再吃些酒水,吃醉了大可安睡。育才孫兒陪客,我出去辦些酒菜。”

說著叫上小二外出置辦。

馬育才提壺倒茶,忽想起一事,問道:“回來路上,我聽世才說明日要修學,不知指的是什麼?”

“就是通讀一遍儒學經典。”

劉彥喝茶解惑,談起這件事。

經過這次接觸,他見馬育才、高正、李思都是可以結交的人。

今夜三人表現相當不錯,打算稍微點撥一下,讓他們明白世上有‘真學儒術’。

“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我結交的那位王兄不同凡人。”

“昨天我受他邀請,到青花舫吃席,酒席宴上王兄問我‘知不知何為真學’。”

“我說‘不知’,他告訴我‘儒術同道術一樣,都是可以通玄的學問,學問通玄便是儒家真學!’”

“他說,世間書生讀書,大多死記硬背,不得其中‘奇妙’。以至於吃下的儒學陳放在身體內……”

“久而久之如腐草一樣,發酸發臭,堵塞心竅。”

“我驚此話,深有同感,似聞見身上的酸氣,請教王兄如何做真學,刷去一身酸腐?”

“他回我八個字‘洗心革面,重修儒學’!”

馬高李聽得認真,平兒眼眸明亮,一些疑惑解開。

馬育才問:“這八個字怎解?”

劉彥用茶說:“可解為三步。第一步洗心,洗去心中雜亂的東西,如擦洗鏡子一般,把心竅擦亮。”

“第二步革面,就是換個新顏。”

“如何換新顏?我等生來如此,豈能改換形容?”

高正不懂第二步意思,另外兩人也似懂非懂。

劉彥一笑:“我問你們,平時可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