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四句讀完,詩意流淌於神思,內心空靜無雜想。

跟著他照《書屋觀想法》,集中心念去想臨安家鄉那間書屋……

一回頭,客房變成了他的書房!

一切都很熟悉,比夢中所見更真實,好似從思想映照出來的一樣。

此刻他明白,自己入了觀想之境。

“真奇妙,像在做一個清醒的夢。”

環顧書屋。

屋內上下兩層,上層存書下層讀書,四壁書架、樓上書閣存著歷年所讀書籍,算下來有千捲了。

鼻子一嗅,有股陳舊的書氣,不知從何而來。

“書屋是我觀想出來的,這氣應該出自我身。”

“山君說,鬼神可以看到讀書人的‘學問’,可以嗅到文章裡的‘文氣’……”

“透過這觀想法,莫非我能內嗅自身,見鬼神所見,聞鬼神所聞?”

劉彥心竅一明,到書架前隨意拿一本《大學》翻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咦!”

剛讀兩段,他隱覺這書中文字能與自己內心交相呼應。

彷彿心中有一點熒光照亮文字,又似書上文字點亮他心中那點熒光,玄妙奇異……

“這就是‘做真學’‘點文光’?”

劉彥精神爍爍,回想王寅講的話。

“講完兩篇典故後,他說……”

“儒士做真學,便是將經詩典籍中的學問嚼碎吃透,如吃五穀雜糧消化入身。那些‘學問’就會在身中自釀,產生文光。”

“積攢學問的過程,會不經意間有感‘靈光一閃’,或是讀書時,亦或寫詩做文章時。”

“何時學問攢足了,以一篇文章為寄託,文章合道,心中爍爍,便是點亮了‘文燈’!心中有文燈,才算立道入學,才是步入儒學真境。”

“我觀想讀書,心有靈光與文字呼應,便是達到了做真學。那學問在我內心閃爍,所以看見瑩瑩光亮。”

“好,此間儒術如同道法能夠通玄!諸子微言大義,夫子浩然正氣,皆可化作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