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機槍火力網體系!(第1/2頁)
章節報錯
弧形彈匣和75發彈鼓適配通用,新老捷克式機槍適配通用,機槍和步槍子彈適配通用。
三者打通串聯,互相通用,其影響力和實際效果無法想象。
聽到莊前鼎這番話,即便一臉懵逼的各部門負責人都聽明白了。
“好,就採用這個改動方案,現在大家就輕機槍選型進行舉手表決,我個人推薦捷克式。”李強看向眾人,正聲道。
話音傳出,眾人紛紛舉手,作出選擇。
而輕機選型舉手表決的最終結果毫無懸念,勝出者便是擁有全新改動方案的捷克式輕機,以碾壓性優勢獲勝,成為軍工局輕武器生產體系班用輕機槍正式型號。
“12票,輕機型號確定為ZB26,最後進行重機槍選型。重機槍因固定槍架具備穩定射擊基礎,射擊精度高,火力猛,火力持續性強等特點,事實上,我們所說的重機槍嚴格定義應當是中型機槍,所以將其劃為輕武器序列,不過我將其稱之為中口徑重機槍,而我們正在研發的12.7毫米大口徑機槍則是重型標準,稱之為大口徑重機槍,為了方便討論和生產,餘下內容稱呼統一為中口徑重機和大口徑重機。”
李強於筆記本寫下捷克式輕機名稱和改動方案的內容,接著進行最後一項選型工作:“本次重機槍選型亦稱為中口徑重機選型,主要用途為壓制日軍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1000米範圍內中遠距離火力壓制和殲滅敵有生力量,配合班用輕機和大口徑重機協調作戰,從而構建我軍輕機—中口徑重機—大口徑重機的機槍火力網體系。”
輕機,中口徑重機,大口徑重機,三者所構成的機槍火力網體系堪稱步兵的戰場噩夢,沒有任何一支步兵部隊能夠衝破這張火力網。
最重要的是,整套機槍火力網體系具有體系化優勢。
班用輕機新型捷克式,對標日軍步兵部隊裝備的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待30發弧形彈匣和75發彈鼓彌補其火力持續性不足的缺陷後,綜合效能完全碾壓,佔據絕對優勢地位。
大口徑重機以美製M2大口徑重機為原型,主要對標日軍部隊裝備的九二式13.2毫米大口徑重機,雖然口徑不如九二式,但威力卻絲毫不差,射擊精度、重量和火力持續性等綜合方面都有領先,佔據有利優勢。
現如今,只要中口徑重機選型的綜合效能超越日軍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就能配合新型捷克式和大口徑重機建立體系化優勢。
子彈口徑統一,武器裝備制式化,機槍體系基礎效能全方位領先,外加百戰精兵和超級強悍的組織力,如此BUFF加成之下的八路軍部隊,其戰鬥力之強幾乎無法想象。
強調彈藥統一,建立機槍武器體系,不愧是紅軍的哆啦A夢。——餘華聽到李強給出的目標,心神一震,內心不禁發出讚歎。
什麼是高瞻遠矚?
這就是。
冷靜,嚴謹,具有戰略眼光,李強所展現的全方位才能和專業素養,絲毫沒有辜負他的歷史外號。
眾人互相對視,紛紛點頭,認可機槍統一稱呼和三款機槍構建火力網體系的規劃。
“此次選型第一指標為統一口徑,須沿用7.92毫米口徑和7.92毫米尖頭彈,第二指標為輕,總重量不能超過55公斤,提高山地作戰能力和機動性,第三指標為火力持續性,要超越日軍九二式7.7毫米重機槍。”
李強繼續說道:“餘下選型指標要求則須滿足中口徑重機的基本條件,優秀的射擊精度,易於維修保養,便於加工製造,穩定可靠,適應各種戰場環境等等,由於這次選型指標要求嚴格且特殊,現有成熟重機槍均無法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只能從眾多重機槍型號之中選擇一款作為基礎進行改動,大家自行推薦。”
重機槍選型第一指標依舊是統一彈藥,沒有任何意外,李強絕不願意看到部隊使用萬國造武器沒有彈藥補給的場景,如今正好有機會,必須趁此機會統一口徑和型號。
眾人深知選型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對待,腦海浮現當前市面上的知名重機槍型號。
一個身影浮出水面。
那就是索姆河殺手,英法寡婦製造者,遊牧民族能歌善舞重要影響者,重機槍常青樹,沙場老將——馬克沁重機系列當家花旦,MG08馬克沁重機槍。
國內仿製型號——7.92毫米民二四式重機槍。
得益於這款重機槍系列,馬克沁這個外國名字因此在中華家喻戶曉,但凡上點規模的戰爭,都會出現馬克沁重機槍家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