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箭(第1/3頁)
章節報錯
搭箭
蕭懿齡從前在宮中時,一直很是低調。外臣只知,有個公主生母早逝,是在太後膝下長大的。
以往無論是年節宮宴,還是祭祀慶典,蕭懿齡出現在眾人面前時,永遠是安安靜靜,嬌弱怯懦的樣子。以至於當皇帝做出“封榮惠公主為宣德使”這個決定時,不少人都以為,皇帝是還沒老就開始犯糊塗了。
畢竟,這位初出茅廬的榮惠公主,與上一任宣德使鎮國長公主之間,可謂是雲泥之別。不管怎樣,那位可是憑借赫赫戰功,讓所有景人記住、懷唸的鎮國長公主。
直到今日。
蕭懿齡的聲音從來不是渾厚高亢的型別,但今日這句話卻說得擲地有聲,振聾發聵。
她說,“年輕時立過的功,不是晚年枉法的免死狀。”
短短的一句話,既沒有抹殺老臣的功勳,又表明了自己想要追查到底的決心。
“好!”
一直老神在在、沒有出聲的信國公,人稱“趙國老”的同中書門下1趙錫章突然開口,喊了句好。
他抖了抖紫色官服的袖子,高舉玉笏進言道:“啟稟陛下,老臣以為,榮惠公主此言在理。所謂‘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準繩也。2’我大景既有景律在先,又何須勞煩魯國公一番唇槍舌戰,只需將此事細細查明,再依法論處。如此,亦可叫群臣心悅誠服。”
魯國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麼。
“趙國老言之有理。韓非子雲:‘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大景律法乃是由太+祖、太宗二帝主持制定,又有信國公、謝祭酒等老臣輔佐,如今既已有完備的律法,何不依從?”
“柴禦史所言不錯。魯國公若當真問心無愧,那讓刑部大理寺查一查又如何?”
“有道是,真金不怕火煉……”
群臣的議論聲再次響起,魯國公聽到這些話,直氣得雙目圓瞪,彷佛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似的,面色漲紅,喘著粗氣看向信國公。
“信國公你!”
“陛下,這就是兒臣在奏摺中提到過的證物——賓州軍主帥範柏所持的,與賓州府、魯國公分賬的賬簿。此物乃是由賓州軍校尉彭果取得,又有義士張嶠冒死,千裡護送入京。這上面沾的,都是賓州馬戶無數百姓的血淚。請陛下明鑒。”
蕭懿齡直接打斷了魯國公,呈上那本令他目眥欲裂的證物賬簿。
半個多月前,魯國公不惜在京中製造大火,也要將這賬簿銷毀。可是他沒有想到,此物早就到了蕭懿齡手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罷了。
薛懷貞走到蕭懿齡面前,接過那份重要證物。
這位跟隨皇帝幾十年的太監總管,此刻看向蕭懿齡的眼神中,也滿是震驚。誰也沒有想到,從前不起眼的榮惠公主,竟能不聲不響地,揭露出如此一樁牽連甚廣的大案。
薛懷貞將賓州軍賬簿送到皇帝案上。
皇帝首先看到的,不是裡面寫的那些駭人聽聞、數額巨大的數字,而是那紙頁上,已經泛黑的暗紅色。
他伸手撫過那片血跡,默了默,才翻開封面,眼睛掃過幾頁,心中便已經有了大概。
皇帝捏了捏山根,又抬眼看向蕭懿齡。
“好啊,不愧是朕的好女兒,”他心想,“這一折,是把朕也算進去了。”
蕭懿齡感受到上位刺來的目光,眼觀鼻鼻觀心,垂眼作乖順狀看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