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第2/2頁)
章節報錯
少女皺了皺眉,看清眼前的狀況後,還沒來得及開口,便見那夥計諂媚地上前來道歉:“誒喲!原來是趙家娘子,真是瞎了這小子的狗眼,竟險些傷到娘子。娘子不如到我們綢緞莊來坐坐,吃杯茶壓壓驚?我們綢緞莊又來了不少新奇的好貨色。”
那少女正是趙雲袖。
她錯愕了一瞬,不知這人是如何認出自己是趙府的人。但低頭看到自己身上衣裳的瞬間,便明白過來了。
她今日所穿的布料,乃是嫡姐趙三娘瞞著自己的母親,偷偷從自己的份例裡分了幾尺布給趙雲袖的。這布料雖不算名貴,但上面的花樣很是特別,店鋪裡這種布一共就只有兩匹,全都被趙家買走了。
想來這布料,就是這家綢緞莊送到趙家的,所以這夥計才會一眼認出,她是趙家人。
趙雲袖心中瞭然,面上則不露聲色,冷聲道:“誰的狗眼?”
夥計愣了一下,賠笑道:“是小的的,小的的狗眼。這位郎君,真是對不住。這畫我來給您擺好!”說著便彎腰去撿畫。
孟預看著眼前的少女,雖衣著低調簡樸,卻氣度高華,不禁心旌神搖。
而趙雲袖此時,也被面前這個疏朗清舉,不卑不亢的書生吸引了注意。
孟預順勢收了畫,邀請趙雲袖到一旁的茶攤小坐片刻。
一來二去,二人便漸漸熟悉起來。
初見的心動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反倒因逐漸深入的瞭解而更加深厚,乃至二人不久後便私定了終身。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趙雲袖想要去稟明父親和嫡母,讓孟預上門提親的時候,趙偲所在的鄒縣突發洪水,河口決堤,毀傷房舍莊稼無數。幸而趙偲提前組織縣民,撤離到附近的山上,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盡管如此,朝廷依舊發旨申斥,並下令嚴查趙偲在鄒縣的施政情況。
萬氏聽說此事,頓時慌了陣腳。
趙雲袖倒是沒有很擔心,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個勤儉清廉、又小心謹慎之人,就算朝廷派人去查,也決計是抓不到什麼大錯處的。
可萬氏顯然不這麼想。
她第二天就連忙帶著人,將重禮送到了東府,信國公夫人姜氏的屋中。那位姜夫人並沒有收下她的禮物,只是指點她去找戶部尚書夫人。
誰知,慌亂的萬氏聽話只聽一截,匆忙中會錯了意,以為能幫她夫君度過難關的,是戶部尚書朱楷。
這位朱尚書,在京城之中素有“惜花”的“美名”。萬氏幾乎是不加思索,立刻便想到了家裡那個貌美的庶女。
而此時,家中的嫡姐趙三娘也聽聞了這件事。她連忙著人去通知趙雲袖。
趙雲袖聞言,來不及收拾東西,便逃出了趙府。
無處可去的趙雲袖,在逃亡路上猛然想到了,母親曾經提到過的鶴魚巷寧家。
她匆忙跑到鶴魚巷,用隨身攜帶的亡母遺物證明瞭身份,順利得到了寧家的庇護。
趙雲袖這才知道,寧家郎君與母親劉氏,曾有些青梅竹馬的情誼。而劉氏在過世之前,便想辦法與寧家取得了聯系,請求寧郎君,若有一日女兒雲袖上門求助,便安排她入宮做宮女。
這樣的請求,對於與宮中採辦關系匪淺的寧家來說,可謂是輕而易舉。
第二天,寧家便用趙雲袖的名字,替換掉了一個急於嫁人不想入宮的女孩。
寧家郎君出於對劉氏的懷念,沒有讓趙雲袖去做那費力不討好的普通宮女,而是為她疏通關系,讓她可以一入宮,便是尚宮局的低階女官。
至此,趙雲袖搖身一變,成為了等候入宮的入選女官。誰也無法強迫她嫁人、或是將她送人了。
·
“我入宮之前,曾與孟預見過一面。當時我們約定好,他會等我到二十五歲出宮,我們再成親。可誰知,我入宮之後不到一年時間,便聽說了他與趙雲熙成親的訊息。”
趙雲袖厭惡地皺了皺眉,說道。
“其實,我也能理解他。比起我這個無權無勢的旁支庶女,自然還是信國公的嫡親孫女能給他的助力更大。人各有志,我不怪他。我只是討厭他每次見到我,都擺出一副餘情未了、被逼無奈的樣子。如此敢做不敢當,實在是讓我覺得,當初自己看走了眼。”
蕭懿齡瞭然地點了點頭。
站在趙雲袖的角度,她覺得,趙雲袖實在是已經非常寬容大度了。換做是她,只怕是會覺得,再怎麼討厭這個男人也不為過。
蕭懿齡將桌上的涼茶給趙雲袖倒了一杯。
趙雲袖受寵若驚地扶杯。
主僕倆就在拾翠殿正堂中,一邊喝著解暑的涼茶,一邊痛罵孟預。
眼看過了晌午最熱的時候,蕭懿齡才放下杯子,起身道:“走吧,現在太後應該午睡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