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薛定諤的貓,都聽說過吧?

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

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

聽上去是不是很扯?

世上有什麼生物,是能既活又死的?

沒有。

然而,在微觀世界的粒子們,就可以做到。

好吧。

這樣說,還是不夠清楚。

不如直接向前邁一步,說說量子力學可以用來幹什麼?

首先,是量子計算。

因量子具有疊加性,理論上來講,計算的效率,是可以快過傳統計算機的,乃至由數萬臺機器聯合組成的超算。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有兩大難題。

一、是不具備普適性。

如果你新聞刷的足夠多,經常會看到什麼,某某科學家弄出了一個什麼量子計算機,體積特別小,運算速度比超算還要快得多,是一重大發展進步。

那些,是信口開河麼?

倒也不完全是。

卻是實打實的標題黨!

為何?

因為,那些都是針對某個特定的問題。

且型別之偏,你光聽名字,都不知道是個啥,是會一頭霧水的那種。

二、則是準確度。

講個笑話便是——

甲問道:“33246175等於多少?”

乙秒答道:“十萬!”

甲瀑布汗道:“這差得也太多了。信口胡謅,也要有個限度呀。”

乙無所謂道:“你就說快不快吧。”

嗯哼~

眼下,量子計算的準確程度,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所以,有許多科學家認為,研究量子計算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在短時間之內,數十年間,是沒有突破的希望。

其次,便是量子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