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耀可以一眼斷定那歐洛絲有問題?

一方面、是邏輯判斷加自身直覺;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在當時,在王耀的耳邊,又對他釋出了一個選擇任務。

後續,對於這美人計,王耀選擇將計就計,是選了具體選項後,所做出來的具體行為。

如此,王耀得到二十萬積分,連同又一次準鑽石級抽獎。

接著,這一抽,王耀得到了三分之一頂尖量子通訊技術。

故而,剛才王耀瞄幾眼後,才會發出那種感慨。

什麼是量子力學?

一句話概括,就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一門物理學分支學科。

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併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光是說概念……有點太抽象了。

至於具體一些的,王耀也不是太懂。

畢竟,王耀的大學專業,雖然也學“大物”(大學物理),可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及格的水平。

但,大致上的,還是能說上一說。

那就是微觀世界的粒子,絕大多數不如宏觀世界的物體,那麼的具有確定性。

很多時候,位置、能量,都是不確定的。

而且,是不可能測準,只能用統計手段,分析出一個又一個機率。

舉個例子。

薛定諤的貓,都聽說過吧?

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

鐳的衰變存在機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

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

聽上去是不是很扯?

世上有什麼生物,是能既活又死的?

沒有。

然而,在微觀世界的粒子們,就可以做到。

好吧。

這樣說,還是不夠清楚。

不如直接向前邁一步,說說量子力學可以用來幹什麼?

首先,是量子計算。

因量子具有疊加性,理論上來講,計算的效率,是可以快過傳統計算機的,乃至由數萬臺機器聯合組成的超算。

不過,這項技術,目前有兩大難題。

一、是不具備普適性。

如果你新聞刷的足夠多,經常會看到什麼,某某科學家弄出了一個什麼量子計算機,體積特別小,運算速度比超算還要快得多,是一重大發展進步。

那些,是信口開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