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透過書信來通知他,或許也潛藏著釋放一種訊號的意思。

關鍵在於諸葛尋能否領會到這個訊號的意思。

如果能領會到,從此以後,劉備和諸葛尋和睦相處,類似於最親密的盟友關係,互相有聯絡,但又互不干涉核心決策。

如果諸葛尋無法領會,或者刻意不做出回應的話。

早晚有一天,當劉備麾下的力量足夠強大,已經不容忽視,必須要改變荊州此時現有的模式的時候,諸葛尋即便不想動,也要被逼無奈動起來。

“小喬,把明天的課程加到今天的課程表上,統一上完,達標標準還是按照原來的標準計算。”

諸葛尋想了一會兒後,走出了他的第一步棋。

“好的,奴家知道了。”

小喬有些想不明白諸葛尋此舉的用意,但還是非常乾脆的答應了下來,想了想,又追問了一句:“那今天以後呢?”

“繼續加快,所有排在計劃表上的任務,統統要加快。”

諸葛尋指示道。

“因為那封信?”

小喬問道。

“嗯,有這部分的原因,但不是全部。”

諸葛尋點了點頭,肯定了小喬的猜測,對她解釋道:“後勤處如今家大業大,又兼之是荊州的糧倉,產糧要地,劉備此舉,雖然是放權,但也不亞於將後勤處直接架在了火上烤。”

“想要後勤處恢復往日平靜,不必惹來眾多窺探的目光,那麼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是必不可少,一定要做的,這件事情我之前就有佈局,掃盲行動就是作為這件事情的開端,但眼下看來,隨著這封信的到來,進度必須要加快了。”

諸葛尋將心中的想法和盤托出。

對於在荊州如同浮萍一般,沒有任何根基可言的小喬來說,諸葛尋對她自然是可以絕對信任的。

“那放棄後勤處自決的權力,不就行了嗎?”

小喬聽完諸葛尋的講述後,隱約感覺事情似乎正在朝著嚴峻的方向發展,小聲提議道。

“那怎麼行,若不是此前我特立獨行慣了,恐怕今日也不會有這封信的到來,說白了,這封信是劉備在向我答謝此前相助的恩情,若是我垂首放棄,恐怕今後就真的要叫劉備一聲主公了。”

“先生不願意侍奉劉玄德嗎?”

小喬眨巴著眼睛,有些奇怪的問道。

在小喬看來,諸葛尋的選擇太奇怪了。

當初江東府極力挽留他,他堅決不肯留下。

結果今天卻又因為不願意稱呼劉玄德一聲主公,就毅然決然的要拋棄掉後勤處最重要的糧倉!

“非是不願,而是未曾想過罷了。”

諸葛尋笑著說道:“天下雖大,明主卻少之右少,我既不願意爭霸天下,也不願意事事受人掣肘,如今的局面,正和我意。”

認劉備當主公。

聽上去自然沒什麼問題。

但如此一來的話,諸葛尋以後想做什麼事情,劉備的態度,恐怕就和今時今日完全不同了。

到時候一紙命令下來,身為臣子,諸葛尋又豈能不聽令?

所以哪怕是劉備風頭最盛的時候,諸葛尋也是堅持選擇了和劉備平等相處的方式。

為此推卻了高官厚祿,推卻了荊州府的大宅。

能有如今的局面,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嗯,不管先生想怎麼做,奴家都支援你!”

小喬琢磨了半天,也沒想明白不願意和沒想過有什麼區別,甩了甩小腦袋,索性不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