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倒也有意半路攔截,乾脆解決了范增,斬斷這條項羽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可是實現起來終究難度太大,而且更重要的明顯是盯住項羽這一邊,因此沒有浪費人手去攔截范增。

他不知道的是,范增甚至故意放慢了行蹤,想要以自己為誘餌,釣出他這條大魚。

如果他真的派人去攔截范增,范增恐怕就會順藤摸瓜,弄清他所處的位置。

一旦弄清楚了他所處的位置,那之後只需要通知項羽,雙方便開始主力部隊的正面對敵。

出現那個局面,無疑是對王離很不利的,他見識過了項羽軍隊的單兵作戰能力,儘管還沒有見識到項羽大部隊的作戰能力,但是項羽作為目前天下公認的第一名將,只需要讓他的大部隊充分發揮出每個單兵的能力,面對任何敵人便足以戰而勝之。

這對於項羽來說簡直不要太容易,還好王離是比較顧全大局的人,不然的話,一旦范增成功的透過他派出的人找到他的蹤跡,一場大混戰就不可避免了。

范增沒有等到王離派來的人,有些失望,乾脆加快速度去尋找龍且,看看龍且那裡有多少人,是否能夠作為奇兵,關鍵時刻插入戰局。

他已經預感到項羽接下來可能會吃一個大虧,其實,按照他的想法,項羽只要繼續等下去,終究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已經攔截了供應王離所部的多批糧草和淡水,只需要堅持下去,熬也能熬死王離。

堅持不住的王離勢必要全軍撤退,而他們撤退,則必須經過一片開闊地,到了那個時候,面對的是已經餓了很多天的疲憊之師。

別說是項羽,便是讓新投入項羽手下那些雜牌軍出手,恐怕都能夠輕而易舉的取得勝利。

但是項羽偏偏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開始的幾天確實聽從他的建議等,等,等了又等。

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始終沒有見王離部隊撤退的跡象,同時也沒有發現王離的騎兵和大部隊的影蹤。

其實有幾次他們已經接近騎兵所在的位置了,但是由於之前多次的搜尋不到,項羽手下的斥候也有些不耐煩,根本沒有仔細的探查。

這既是王離的幸運,但是同樣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結果。

一個軍隊的統帥,就是一支軍隊的靈魂,項羽這位統帥本身便是沒有耐心的人,他手下的軍隊同樣會有這種特質。

他每次表現出來的不耐煩,都會傳染到軍隊當中,所以說為什麼他比較適合當先鋒,而不適合當統帥。

什麼樣的統帥是一個合格的統帥,至少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即使泰山壓頂卻神色從容。

人的氣質都是會傳染的,項羽的勇猛和無畏,讓他的軍隊傳染了他勇猛無畏的優點,但是他的煩躁和沒有耐心同樣讓手下的人,也失去了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