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鎧甲等物件反而會成為他的累贅。

雖然可以抵擋一些傷害,卻也會讓他的行動變得不夠靈活,想跑也很困難。

好在王戰這支騎兵隊伍,是訓練過馬下技術的,他們馬上能戰,馬下依舊能戰。

但是即使如此,在馬下的威力,要比在馬上的威力差很多,衝鋒起來的騎兵很多情況下以一敵十都不是問題,但是落下馬的騎兵,你能打殺三五個敵人也就不錯了。

所以,對於對方這種情況,無論是王戰還是王平都只能飄著打。

這是王離能夠想象到的事情,他沒有命令手下軍隊從中軍衝鋒,其實就捨棄了最重要的一點速度因素。

從兩翼衝鋒,想要提起速度真不是那麼容易,沒有了速度,騎兵面對步兵的優勢並不會發生得特別明顯。

但是他卻必須要這麼做,要不然他這一趟,來了之後,難不成直接又跑掉,什麼都不幹,只是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周圍來了一些敵人,然後再精心準備一下,時刻準備迎接著自己的到來?

衝擊中軍營帳肯定是不行了,對方的三層障礙,現在才清除掉。

如果真的之前就想要清除這個,那對方恐怕會把所有人都彙集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戰陣,面對自己這些人。

對方所有人合力之下,一定比他們分散開的戰鬥力加起來還要強大。

現在看起來對方實力依舊強大,但是對方已經被分割成三個部分,當然有一個部分的正向另外兩部分彙集。

就是他面前的這些步兵,他預感到對方的人數並不多,也就是兩千多人,難怪對方沒有直接衝上來。

對方的兩千人,還是被自己手下弓箭隊的幾輪箭雨轟炸過的兩千人,面對面前人數未知的騎兵。

他們只知道面對的敵人總數一共是大約三千人,敵人應該是分成三路,那麼估計每路應該有一千人。

這樣一來,如果他們這兩千人衝上去,就相當於用兩千步兵對陣一千騎兵。

這種人數的比例,即使是天底下最精銳的步兵,也不敢貿貿然的衝上去,沒有佈置下各種陷阱,又是在開闊地上,他們又不傻。

他們唯一錯估的就是對方的人數,但畢竟戰鬥開始之後,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派出斥候出去探查。

派出去的探子也都被對方的騎兵給解決了,沒有一個能準確的把資訊傳遞回來。

這就是戰場上主動方和被動方的區別,主動方可以主動了解情況,手下隨時可以把情報彙集,但是如果作為被動方,很可能你的情報系統會面臨癱瘓,派出去,所有刺探情報的人都可能被對方發現,從而幹掉。

自己面前的這支撤離的步兵估計不久之後就會趕到兩翼和那些軍隊會合,一旦對方人數再增多,一定會給王戰和王平帶來特別大的壓力。

同時他現在也必須作出決定,現在,無疑自己這邊已經可以算作取得了小勝,逼退了對方。

自己側翼的手下們也是佔了一定優勢的,好歹也是趁其不備,最開始的一波衝殺,就在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幹掉了對方不少人。

當對方反應過來之後都起有效的反擊之後,無論是王戰和王平選擇的戰術都是穩妥為上,儘量減少自己這邊的戰損率。

反正兩側都是比較開闊的地方,騎兵隨時可以衝出去,再衝回來。

而對方的那些騎兵基本上集中在王戰這一側,當他們追上來了之後,只要覺得對方的步兵沒有跟上的時候,王戰就會命令手下這些人,全力以赴直面對方騎兵。

他有信心和天下任何人數相仿甚至稍多的騎兵對戰,更別說人數還比他帶隊的人數少,即使比他帶隊的人數多一點,他都有信心嘗試。

而果然在幾次之後,他就把對方的騎兵殺得七七八八了,對方這個時候也長了記性,剩下那些騎兵,縮在了營地裡,不敢再輕易追擊。

以往他們追擊的時候,往往能取得一定的戰果,所以這一次他們也都是感覺自己像是在乘勝追擊,畢竟對方是逃跑的。

可是沒有想到,對方是撤而不逃,讓他們嘗試到了噩夢一般的滋味,幾次追擊不但沒能夠對對方造成殺傷,反而讓自己損失慘重。

這個項羽先頭部隊的騎兵的質量,不能算很好,但絕對也不算差,他們也是在馬上戰勝過很多敵人的隊伍。

但是面對可以稱得上是絕對精銳的王離手下這些騎兵,自然就相形見絀,無法相提並論。

尤其是還是在人數佔據劣勢的情況下,對方的慘狀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對方的步兵損失的人數倒還不算太多,但是對方的騎兵卻損失了大半。

然而騎兵是每一個主帥都會珍稀的資源,此時就藏在敵軍左翼的主帥蕭川,確實感覺到了棘手。

他把中軍帳之前佈置障礙,然後把大量的主力集中在側翼,只留一部分在中軍那裡埋伏。

這種做法應該算是在緊急的軍情之下,無論從哪裡看都沒有錯誤,他在側翼可不是就是看戲,或者是躲起來怕被傷到。

他那是為了讓對方錯估形勢,覺得自己在中軍那裡的人少,甚至判斷錯誤自己這支軍隊人數的數量。

而對方一旦衝進來,面對三層阻礙,以及

啃——書網小說這是華麗的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