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明智之所以一直強調周明的為人,以及其他院士對他的看法,這其實也與華國院士申請的流程有關。

想要申請成為華國的院士,第一步就是需要院士或者是有關學術團體對其進行提名,自己申請是不會受理的,而且這位申請人還必須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才能成為候選人。

這裡所說的院士包括了由院士組成的特別提名小組,而有關學術團體指的則是華國科協負責組織。

填寫完院士候選人提名書之後,就是第二步,這一步需要先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驗收,經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審查,合格者就會報主席團審議,透過後這才會成為有效候選人。

而第三步則是先公佈所有的有效候選人名單,之後這才算是正式的進入評選流程了。

評選流程的第一輪是審閱材料、專業組評審和學部評審,由學部投票產生進入第二輪評審的候選人名單,之後又經過第二輪評審第三輪評審,最終進入全院選舉的終選候選人差額比例為20%,並根據獲得票數多少進入終選候選人名單,滿額為止,不足額時空缺。

到了第四輪,也就是最後一輪“當選院士”,需要將選舉結果報國w院備案,並透過網站向社會公佈。

在這麼多輪評選的投票中,投票的始終都是院士,而且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所以想要被選為院士,就需要人脈。

“當選雙院士,有什麼特殊的要求嗎?”周明見章名傑陷入沉思,眉頭緊皺,便猜測雙院士可能不是自己想的那樣,便對章名傑和李明智詢問道。

“特殊要求倒是沒有,不過自1994年華國工程院成立以來,也就94年和95年這兩年有過雙院士,之後都沒出現過雙院士。”

李明智對周明解釋道。

“那豈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

聽了李明智的解釋,周明才知道章名傑為什麼在聽到李明智說讓自己評選雙院士的時候,他的比自己更驚訝了。

而在知道這樣的情況之後,周明也是對李明智詢問道。

“那可不一定,上面那位雄心還是挺大的,他是想要青史留名的。

而正好小周你這樣一位千古難遇的人才又是在他在任期間異軍突起的,再加上你這兩年的成就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我反倒覺得如果你申請雙院士的話,成為自1995年以來第一個雙院士倒是很有希望的。

而且,只要你後面繼續保持著上一年的狀態,上面對你只會越來越看重。

再加上你本身對於名利、錢財等也都看的很輕,一心只關注科研,待人也是非常和善,要知道在你這個年紀取得這樣的成就,絕大部分人那肯定是會驕傲,甚至是持才傲物的。

至少要是我在你這樣的年紀有這樣的就成就,尾巴恐怕早就翹到天上去了。

你既能得到院士們的支援,又能得到上面的支援,本身實力又非常高……”

李明智對周明解釋道,其實他和周明說的這些和他剛才和章名傑說的差不多。

……

在和周明交流的差不多了之後,李明智和章名傑也準備離開周明這裡了。

“關於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申請的事情,你就交給我們來做九號,院裡和學校這邊也會幫忙,你繼續專心研究黎曼猜想就行了。

黎曼猜想的研究你現在也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影響了你的思路和進度。”

在離開周明住處之前,李明智對周明說道。

李明智既然來都來了,怎麼可能會轉性子,不和周明提到數學方面的事情。

而對於周明在黎曼猜想上的進度,也是他剛剛和周明聊天時候得知的,所以這才會在最後離開的時候對周明如此叮囑。

對於讓周明申請院士的事情,李明智動作也是很快,在離開周明的住處後,他很快便和章名傑一起找到同為華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的施溫餘。

施溫餘教授也是華國科學院的院士,之前她還與周明有過交集,而且去年的九、十月份周明擴大自己研究團隊,與科大其他教授們展開合作的時候,這合作的人當中便有這位施溫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