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空間站計劃(第2/3頁)
章節報錯
“今年年末的時候我會發出邀請,邀請學界各領域的學者們前來探討,明年應該就能夠成立了,明年或者是後年就可以頒發第一屆的獎項了。”周明道。
之後李明智也沒再和周明多說什麼,兩人很快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而周明也開始處理自己的事情,不過他自己的事情還沒處理多久呢,就又接到了一個電話。
“得嘞,今天不是我給別人打電話就是別人給我打電話,這上午都還沒到呢,怎麼又有電話打過來了?”
周明剛從人工合成專案的實驗室裡轉了一圈出來,準備去太空合成生物專案的實驗室看看的時候,就又聽到了自己的手機鈴聲響起,自言自語地說了這麼一句。
將手機掏出來一看,周明發現正是他先前打過一次電話的周春禮。
“這麼快就安排好了?這也太神速了吧?”
一見到是周春禮打過來的電話,周明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前不久才和周春禮打電話說的那件事。
“喂,周院長。”周明接通電話之後,便親切地喊道。
周春禮覺得周明這聲音好像比剛才的要親切多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什麼毛病,不過周春禮也沒過多去在意這些,而是直接對周明說道:“周明教授,你剛才和我說的那件事我這邊已經和那位說了,很快就會給你選好人,安排人過去的。
不過,那位剛才和我說了個事,就是你們那個科學家工作室的太空合成生物研究專案最近不是研究出了兩項成果嗎?
其中一個是哪個什麼能幫助在火星上建造基地的菌絲,一個是能夠提高封閉空間廢棄物迴圈利用的改造細菌。
那位拖我問問你,你這個改造細菌現在能不能用,要是能用的話我們就先用在地面的模擬空間站上,等過幾年我們華國登上了自己的空間站,你的這些改造細菌也能夠有更好的用處。
我們這邊的空間站也可以根據你改造細菌的作用,減少一些負重,也能夠透過實際使用將這個改造細菌的方向往更使用的方向發展。”
聽到電話那頭周春禮所說的話之後,周明這才明白,原來周春禮打電話過來,並不說要說司機的事情,而是關於改造細菌的事情。
航天員要想在空間站中長期生存,至少需要食物、氧氣和水這三樣東西。
食物自然是從地球上帶上去的,現在他們還沒有在空間站裡種田的能力。
至於空間站中的氧氣,要麼是從地面上直接運送氧氣瓶到空間站供航天員呼吸,要麼就是從地面運送純淨水到空間站然後再製成氧氣。
而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研究專案團隊所研究出來的這個改造細菌成果,便是能夠利用太陽能和可用的營養資源進行繁殖併產生氧氣。
華國空間站原本的計劃是利用氧氣瓶來供氧,如果周明研究出來的這個細菌真的能夠起到作用,那麼他們就不用專門攜帶氧氣瓶,也不用攜帶純淨水製造氧氣了。
不過,為了宇航員們的安全,肯定還是需要在地面上進行模擬,確定它真的可以代替氧氣瓶之後,才能被加入到空間站的系統中。
還有用水方面,華國這邊是準備到時候提前將1噸左右的水資源送上太空,這樣也可以減輕負重。
其實至於周春禮所說起地面上的模擬空間站,這件事情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要是能上國際空間站,誰不想先上國際空間站,等培養出一批在空間站有了生活經驗的航天員,以後有了自己的空間站之後,也就可以直接讓這批航天員們直接上自己的空間站,或者是讓他們培養下一批華國自己的空間站航天員。
可是,國際空間站並沒有華過人。
周明記得在白度知道上還有一位網友在2009年的時候,就提過這麼一個問題“國際空間站何時輪到華國人上去?”
當時有一位網友的回答是“華國人要上就上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上別人的不好玩”這樣一句話,雖然華國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著,但是到現在都已經七年了,我們依舊沒有自己的空間站。
如果按照周明沒有對這世界造成多大影響之前來看的話,華國大概要在5年之後,也就是2021年才能登上自己的空間站。
周明雖然透過人生模擬器獲得了許多未來的知識,已經十分的博學了,但是周明的主要研究方向還是生物方面,其次是數學和人工智慧。
對於航空航天方面,周明雖然也有些瞭解,但是現在肯定還沒有擔任空間站系統、探月這一類航空航天工程的總工程師這些職位的能力。
後面華國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的時候,周明倒是可以擔任月球基地設計總工程師。
不過,這些最起碼也都是好幾年之後的事情了。
再說回空間站的問題,其實有不少國家的人都上過國際空間站,就連瑪來西亞人、汰國人都上去過,華國之所以沒人上去其實還要提到當初的伽利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