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不斷的刻苦鑽研,當時間匆匆來到二零二一年的時候,周明終於是遠超乎自己剛開始預計的時間,完成了【機械之心】的任務。

在這一年,周明已經二十八歲了。

從正式開始進行【機械之心】任務,到現在【機械之心】任務完成的這幾年時間裡,國內也是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航天方面,在二零一九年時,航天部門便成功從月球上帶回了好幾公斤的土壤。

經過這兩年的分析和研究,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專案實驗團隊現在甚至都已經研究出了能夠透過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土壤,進行簡單的植物種植技術了。

周明的太空合成生物專案團隊現在已經不能將其稱之為小組了,因為經過這些年不斷吸納新成員的加入,在這樣不斷的擴張之下,這個實驗團隊的人數已經擴大到了一百多人。

一百多人的實驗團隊,怎麼著也不能說是小組了。

因為與美利堅航天部門的合作,而又不知道那邊哪天腦子抽筋結束了這種合作,所以華國的航天部門這邊從剛一開始合作的時候,就開始廢寢忘食的學習著美利堅這邊的航天技術。

到現在雖然只過去了兩、三年的時間,但在這幾年時間裡,華國的航天技術整體上可以說是進步神速了。

雖然與生物及相關領域和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沒有辦法相提並論,但與國內之前的發展速度相比,那還是要遠遠超出的。

雖然美利堅那邊也在廢寢忘食的學習著華國這邊的生物技術,但華國這邊的生物技術更新換代極快,他們剛把一個新技術學習過去沒多久,華國這邊對該項技術就更新換代了。

因此,這樣的技術要換,對於華國來說怎麼著都是不吃虧的。

二零一九年從月球上帶回了數公斤的土壤之後,在二零二零年初的時候,華國航天部門便專門在瞭解了周明這邊的情況之後,聘請了周明作為月球基地“月宮”建造專案的主要負責人。

當然,周明雖然擔任了這個職務,但平時的研究主要還是由其他研究員們進行的,周明的主要精力依舊還是放在了人工智慧的研究上。

作為“月宮”建造專案的主要負責人,周明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研究計劃,以及解決一些研究員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不過,要說這幾年發展最快的是什麼領域,當然還是生物領域和人工智慧專案了。

雖然周明早已將研究重心放在了人工智慧上,但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卻依舊還是跟不上生物以及相關的領域。

不過也不能這麼比較,畢竟人工智慧只是計算機領域內的某一個專案,而生物則是一個大的領域。

由於周明的加入,人工智慧這個專案的確是要比生物領域內的某一個專案發展的快,但它要是和整個生物領域的發展相比,那肯定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就拿生物領域內早就開展的老專案人工合成糧食來說,這兩年的研究範圍也是越來越廣,研究深度越來越深。

以前還只是單純和合成澱粉、葡萄糖、脂肪之類的物質,現在已經能夠合成相對於這些物質來說更為複雜的食物了。

而像器官克隆技術這樣的後來居上的新專案,其發展速度也是飛快,他們已經將克隆器官的定向培養時間縮短到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如果你需要換器官的話,那麼從你想要換器官開始就透過器官克隆技術進行培育的話,只需要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換一個與自己原來的器官一模一樣器官。

這裡所說的與原來的器官一模一樣的器官,指的是好的器官,可不是壞的器官,畢竟克隆出一個壞的器官出來也沒什麼作用。

《五代河山風月》

雖然不到半年的時間已經夠短了,但這對於一些發生緊急情況,需要繼續器官移植的人來說時間還是短了些,所以周明的器官克隆技術實驗團隊依舊還在不斷為提高克隆培養的速度而努力著。

周明上次使用人生模擬器時,在模擬世界中見到的器官3D列印技術,也是在二零二一年的時候正式開始投入研究的。

等到未來器官3D列印技術真正的被研製成功之後,克隆器官技術這才算是真正的能夠解決那些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人。

不管是因為緊急情況需要趕緊動手術的,還是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做器官移植手術的人,他們的問題到時候就都被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