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一段時間。

賈芸除了用功讀書,研究八股文外,就一直忙著跟薛寶釵訂親的事。

臘月十六這天,賈芸正在接收賈璉派人送來的諸多年貨,媒婆朱嬸兒回來說,親事定下了。

納徵,六禮中的第四禮,亦稱納成,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

納徵者,納聘財也。徵,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

納徵重在形式,而不在於數量,納徵的完成,標誌著訂婚階段的結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標誌之一。

賈芸和朱嬸兒來到客廳坐下。

朱嬸兒笑著說:“接下來就請芸哥兒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到時候還需徵求女家的同意,這是迎親前的一個步驟,叫請期,又叫乞日。”

賈芸知道婚禮的步驟,畢竟他讀書也不是白讀的,四書五經當中的《禮》,那可是必讀之書,今後科舉也是要考的。

所以,關於成親的良辰吉日,賈芸早就去張道士那兒算好了。

賈芸將用紅箋書寫的男女生庚(請期禮書)遞給朱嬸兒,微笑道:

“年內倒是有不少好日子,可時間太緊,所以我就選了明年的,定在明年五月十八那天成親,還要麻煩朱嬸兒再辛苦去薛家一趟,看看他們同不同意。”

朱嬸兒接過禮書後,點兒笑著說:“芸哥兒不用客氣,這是嬸兒應該做的。”

送走朱嬸兒,賈芸又回到庫房,將四頭野羊全部扔到空間裡去,剩下的一些米糧燻肉什麼的,倒是留了一些準備過年吃。

從臘月初十那天開始,賈璉每天都會給他送些年貨過來。

這是先前兩人交易老參時約定好的,賈璉倒也講信用,哪怕賈府莊子上沒有的,他也去內市花高價幫賈芸買來了。

直到今天,當初寫的滿滿幾張單子上的年貨,就全部交易完畢。

而賈芸的空間,則多了許多平時用銀子也不容易買到的食材。

就比如胭脂米,因產量低下,哪怕是在賈府,也只有賈母能夠經常吃到。

再比如暹豬,就更不用說了,基本上有價無市,需要極好的運氣才能買到,賈府也只有年底時才吃的上。

從庫房出來,賈芸伸了個懶腰,看著空間裡各種各樣的食材,心神振奮。

當初他去賈府掌廚,做過一次佛跳牆,回來後就一直想著收集各種珍貴食材。

但是許多食材比想象中的還要難弄,畢竟這個時代連保鮮什麼的手段都極為落後,更不用說弄活物了。

現在好了,別說佛跳牆他想吃就吃,其他的更稀少的食材也弄了不少。

這些食材不只自家可以吃,今後步入官場後,還可以用來送禮,拓展人脈。

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九。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跨院兒閣樓上,賈芸和李紈相擁而臥。

李紈臉蛋兒嫣紅,額頭上有絲絲汗珠,她吐了口氣,笑著說:“芸哥兒,明兒就是大年三十了,府裡又要請戲班子唱戲,要不你早些過去,奴家在房裡等你。”

“呵,你不怕賈蘭發現咱們?”賈芸微笑道。

李紈搖頭道:“都過年了,奴家再怎麼嚴苛,也要讓他放鬆幾天啊!”

“從小年那天起,除了晨讀外,奴家就沒再讓他埋頭苦讀了,畢竟勞逸結合的道理奴家還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