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與將軍同往(第1/2頁)
章節報錯
信都方向嚴令逢紀、麴義堅守的文書,還在書佐掾提豪筆撰寫階段,離有數百里遠的鄃縣就已發現在十三四里處,有青州輔卒伐木修築營壁的訊息。
鄃縣的天氣有些陰沉,令城牆上值守計程車卒站久了皆忍不住有點倦意,紛紛呵欠連天,什長見狀用刀柄趕緊敲打牆垛,讓兵卒打起精神。
這也是為了他們好,麴將軍治軍甚嚴,若被他巡視城牆抓到立盹者,不僅會罰軍俸還要處以鞭笞,越是精銳,軍紀抓的就越緊。
驟然間遠處戰馬嘶鳴,袁軍急忙向外張望,原是前去探查訊息的數十騎斥候回來了,讓他們提起來的心也跟著猛地放下。
只要不是青州軍來攻城,一切都好說。
當初攻打兗州聊城,那群不要命也要守城的輔卒給很多人深刻印象,聽聞戰兵比輔卒更如狼似虎,擐甲揮戈固死而不退,比公孫氏麾下的兵卒還能征慣戰。
若有選擇的餘地,真不想和他們廝殺的血肉橫飛,青州人連命都不怕丟,聽說死了還有翻倍的錢財撫卹,這還怎麼去和對方搏殺?
袁軍斥候急馳到城門口叫了一番後,東邊站在城牆上計程車卒核驗了身份後,將城門轟然開啟,斥候們頭也不回,揮鞭策馬直衝街道,到了縣衙前才勒馬停下。
“報!鄃縣往東十三里方向有青州軍五千餘輔卒,攜帶大量馱馬輜重車,背靠丘陵地帶急於修築紮營,伐木運輸以及工匠者不下於三千人。”
斥候屯長、隊率等人進縣衙急忙稟報給麴義,恰巧逢紀此刻也在當場,聽見後不由眉頭一皺,追問道:“遠眺旗幟打出是何人為將?”
“稟監軍校尉,那素色牙旗絹刻著:‘韓’字。”
斥候屯長拱手,低頭說道。
“韓?!”
逢紀沉吟不語,撫須思索著有關青州韓姓武官的名字,然後不由得嗤笑一聲:“我以為是何人,不過是一庸夫爾,青州武官中姓韓的僅有縣尉出身的韓牧,其人連表字都沒有。”
“能力更是聞所未聞,在軍中多負責輔卒修建營地與埋鍋造飯雜事,除了對劉玄德忠心耿耿,便別無所長。”
“劉備遣此庸夫作先鋒安營紮寨,倒合情合理,不過卻也捨得派出兩千戰兵護其周全,看來在劉玄德心裡地位不低啊。”
逢紀輕蔑地笑道。
而麴義聽見訊息心中大喜過望,不留痕跡用餘光瞥了眼逢紀,卻還裝作謹慎皺眉,問道:“諸位軍中無戲言,你確定瞭望青州軍有至少三千人在砍伐樹木,且周圍十餘里並無其他駐軍嗎?”
“回稟麴將軍,斥候騎兵皆敢以性命擔保,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假。”
前來彙報的斥候主官幾人,齊拱手異口同聲說道。
從軍征戰多年,誰會拿探報的訊息來開頑笑,全家性命都不夠殺。
麴義也只隨口一問,主要是表現給逢紀看的,他自己早對於麾下斥候打探的訊息十分放心,畢竟這些人皆是他在軍中選拔出來的騎射精銳。
又常給予錢財、細絹拉攏,根本不擔心斥候武官會集體反叛,再加上不少斥候騎兵還在打探,就算有異動也能輕鬆提前獲知。
且青州修建營地極快,戰機千載難逢,稍縱即逝。
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其立足未穩之際,掩殺而去必能攻破尚未建好的營壁,斬首數千,又能繳獲鐵甲,立下河北之戰的首功,更能震懾青州兵卒士氣,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