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董熹究竟多有錢?(第2/2頁)
章節報錯
網友議論紛紛,彷彿他們就是公司的會計一樣,上下嘴皮一搭就開始胡謅。
他們只能看到熹子在“搶錢”,但是卻看不到公司的投入。
別的不說,現在公司還欠著銀行的貸款,當然不是沒錢還,而是沒有必要這麼早還。
反正利息很低,提前還款有些不划算,除非要再次抵押貸款,才會考慮提前還款。
而董熹個人方面,經過這幾部電影的分紅,以及熹茶和熹家便利店的分紅,個人小金庫已經成功突破9位數。
成為億萬富豪!
本來這件事情就在網上瞎傳,圈內人都有些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熹子影視應該是拿到了資本注資,才能大張旗鼓的收購。
可隨著10月底,京城青年報率先獨家刊發的《福布斯內地100富豪排行榜》,徹底將這個話題引爆。
這個由31歲的英國青年胡潤,從1999年開始趁著業餘時間收集資料做的野榜,在與《福布斯》雜誌的合作中,順利實現質的飛躍。
尋找“深海潛行的中國巨鯨”。
是胡潤的口號,他堅定的認為在宋朝和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的兩次“井噴行情”之後,內地民營企業家們的第三個黃金時代已經到來。
這次榜單公佈後,引起的喧譁與激辯,遠遠超過前幾年。
從這份榜單能夠看出:舊錢依然統治一切,地產業仍是最大金礦。
新型的網際網路產業,因為行業寒冬的緣故,集體出局。
而張狐狸那句:網際網路是永不破滅的泡沫,也終成一句笑話。
按照最新的富豪榜排名,在進入前100名的內地富豪中,從事房地產業的企業家竟佔據了1/4的排名,而藥業富豪有12名,依靠投資獲得財富的企業家有11名,農業有11名,建材業有6名,汽車配件、摩托車業各有3名,服裝紡織業有4名,木業有4名,空調製造業兩名。
曾經被“知本家”們鄙視過的舊經濟已經卷土重來,舊錢依然頑強地統治著一切。
在這群潛伏的巨鯨裡,有一個身影格外的引人矚目。
或者說他是普通人最為熟悉的存在。
no.99:娛樂集團 25歲董熹 5.6億。
在平均年齡45歲的富豪中,25歲的年齡格外的刺眼,而娛樂產業也算是僅存的新生產業。
在這份榜單公佈後,董熹的手機就響個不停,記者採訪、朋友詢問、領導的關心都讓他有些措不及防。
“胡潤?”看著這個始作俑者的名字,董熹陷入了沉思。
從美國回來後,對方就上門想要採訪董熹,但是本著“財不外露”的原則,董熹直接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但沒想到還是沒躲過去。
胡潤團隊預估他的資產在5.6億左右,主要是這幾年電影、電視劇的收入,以及熹子大廈等不動產。
還沒算上熹茶等實業的收入,雖然對方已經算是大膽的估算。
但實際上還是有些低估董熹的財富。
但就算這樣,也讓所有人不敢置信,短短几年時間,曾經那個拍戲還要到處拉投資的窮小子,一躍成為內地百大富豪。
這種身份的變化,也讓很多人不自覺的改變了對董熹的態度。
“越窮越光榮”已經成為歷史,財富漸漸成為衡量一個人價值的關鍵因素。
百大富豪董熹,他的傳奇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