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咖啡廳,靠在窗邊坐著的董熹正在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著。

彷彿這一刻,窗外喧鬧的街道與他處在不同的維度。

“喀嚓~”“喀嚓~”

當然,如果面前沒有一群人圍著拍照的話,那畫面會更加真實。

從回國的那刻起,董熹就沒啥悠閒地時刻,用賈鈴的話講,那就是連吃個包子的時間都沒有。

今天,他這是在拍攝雜誌的封面,為新電影做宣傳。

新電影並不是指《憤怒的公牛》,在上映一個半月後,這部電影的潛力基本耗光,大城市開始下映。

票房最終定格在1.3億~1.4億之間,雖然接下來就是小城市和縣城上映,但是先不說票房如何,就憑藉它們之中大部分電影院都沒聯網的情況下。

票房收入是十分的不透明的,再加上管理的混亂,製片方能夠拿到手的約等於無。

所以在小城市上映,基本上屬於做慈善擴大影響力。

這也是廣電堅定要推進院線改革的重要原因,前文提到的1519號檔案,就是全面院線改革的關鍵。

簡單來說,就是明年6月份之前,如果該地區沒有形成統一的院線,那麼將會不為其提供分賬影片也就是進口大片的上映名額。

而在現階段,進口大片佔全年收入的半數以上,失去分賬片的收入,基本上可以判定這家影院進入破產倒計時。

“董導,你平時喜歡看些什麼書?”年輕貌美的女記者,面向董熹而坐。

“我看的書種類很雜,不過最近這本《我的野蠻女友》還蠻不錯的,劇說是網路改編。”董熹笑著舉起手中的。

硬皮精裝的封面上,是水彩畫漫畫的男女主人公,正在嬉戲打鬧的場景。

沒錯,董熹最近接受採訪都會帶著這本書,是為的就是給即將上映的《我的野蠻女友》造勢。

“最近隨著學生放假,暑期檔徹底的開始,但是上映的幾部新片票房成績都不理想,對此博納的於總公開表示是因為國內的市場有限。”

“在《憤怒的公牛》消耗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下,這才導致其他影片整體票房下滑。”

“對此,您怎麼看?”漂亮的女記者微笑的樣子,彷彿就是問了一個普通的問題。

實際上卻是在給董熹埋坑,對於這種情況董熹也有些習慣。

媒體工作者總是想搞一個大新聞,就和男人總是想搞女人一樣,屬於職業病。

最近隨著進入七月份,《憤怒的公牛》票房開始大幅度跳水,其他電影見狀也開始陸續上映。

7.7號,馮攻攜《誰說我不在乎》登陸北方大部分地區。

7.10號,由天王郭富誠、金像獎最佳新人張柏之主演的《浪漫櫻花》上映。

其中的主題曲《para para sakura》,該曲配合簡單易學的編舞,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集體歌曲表演。

不過對票房幫助不大,港島才600多萬,內地估計也很難破千萬。

7.12號,《我的兄弟姐妹》上映,主演陣容梁永琪、姜五和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