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還沒完,董熹緊接著硬扛著對方向前衝去,巴特爾的腦袋與石膏板親密接觸,石膏板碎片也不斷的從空中脫落。
當董熹喘著粗氣停下腳步,巴特爾的頭則卡在天花板裡,以一個怪異的姿勢掛在空中,身子還不停的微微晃動。
“哈哈。”影院裡響起了陣陣笑聲,觀眾顯然接受這種新奇的表現形式。
雖然理解不了“自掛東南枝”的笑點,但是“吊死鬼”可是全球通用。
聽著影院裡傳來的笑聲,坐在角落裡的一個戴著眼鏡的胖子有些疑惑。
“這電影為啥能挑動起觀眾的熱情?”
這人是董熹的同胞,同樣來自國內屬於第六代導演的王大帥。
而他也秉承了第六代的傳統,國外得獎國內被封殺。
二月份憑藉著電影《十七歲的單車》在柏林拿下評審團大獎銀熊,然後就因為稽核未透過,影片國內發行被封殺。
但索尼還是拿下了電影的美國發行權,準備按照有意循《臥虎藏龍》模式將《十七歲的單車》推向奧斯卡。
而當董熹遠渡美國宣傳《憤怒的公牛》時,王大帥也帶著劇組成員高園園、李賓來到紐約宣傳電影。
不過雖然赴美上映,但是國內一點水花都沒有,比起董熹的聲勢浩大。
王大帥就彷彿透明人般,電影也在紐約小規模上映後就匆匆下映。
北美總票房:66,131美元。
做為一部小規模上映的外國劇情片,這票房資料很正常。
沒什麼值得難堪的。
不過很可惜,奧斯卡對其並不感興趣,所以這部電影的價值也就到此為止了。
《十七歲的單車》一行人在回國之前,相約來到影院一睹董熹新作的風采。
對於董熹這位同行,這半個月在美國可算是風雲人物。
就連遠在紐約的他們,也經常被記者問到和董熹熟不熟。
可惜王大帥不是姜聞,沒有那麼厚的臉皮。如果是後者估計會將自己和董熹拜把子的事情扯出來,為電影的宣傳造勢。
他們這種學院派的導演,骨子裡還是充滿充斥著文藝細胞,沒有那麼的商業化。
指望他拉下臉去像董熹那般宣傳電影,估計比殺了他都難。
原本他和董熹一樣,都是柏林得獎的小製作電影,如果懂得宣傳未必不能複製董熹的成功之路。
可惜因為不守規矩被封殺,也導致電影在國內上映遙遙無期。
只能來海外碰碰運氣。
王大帥坐在影院的角落裡喃喃自語:“這電影真的就那麼好看嗎?”
在他的眼光看來,電影真的很一般。當然讓他拍,他也拍不出來。
“好看,真的好看!”而他身旁的高園園,則持有不同的意見。
97年就出演過電影的大美圓,拍的大多都是些小成本的文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