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懷疑公司做假賬的本事,外行人根本就識破不了。

但是,董熹明白這事不能開頭,開弓就無回頭箭!

還不容易有了現在的基礎,別說2000萬將來就是8個億,董熹也是有自信賺到的!

沒道理範小胖能做到,他就做不到。

實在不行,就吃吃軟飯唄,反正就範小胖的條件,董熹也不算吃虧。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內地的娛樂圈也開始正式劃分門派。

除了比較龐大的京圈,還有西北圈、港圈、東北圈以及灣灣圈。

當然以董熹為首的熹圈,也屬於後起之秀,不過現在這個圈子大佬只有董熹一人,還屬於新興的圈子。

一個健康的圈子,不能全部由演員組成,導演、編劇、出品人甚至音樂人都同樣的重要。

董熹本身其實不太看重這個,他拍戲只要演員合適,根本就不管對方是那個圈子的人。

港圈的我吳鎮雨可以演,京圈的葛尤也沒問題,甚至灣灣的演員合適,董熹也會考慮一下。

畢竟再怎麼畫圈,這幫人也很難跳出華語圈的範疇。

這一點他和老謀子其實很像,兩人都是各自圈子的領頭羊,但比較淡泊。

人類畢竟是社會性動物,董熹不在意的東西,有些人卻很在意。

比如剛剛完成電影拍攝的馮褲子,就趁機開了飯局,領著男主角張國利來蹭蹭,將他介紹給圈子裡的人。

今年的張國利其實挺硬氣的,光是主演的電視劇就有三部。

《康麻子尋妃記3》、《嘴炮紀大煙袋》以及《財神到》。

基本上算是部部精品,而且都是系列電視劇,人入中年的張國利終於開始發達。

這裡的發達指的是他開始賺錢,張國利算是國內最早開始自己做製片人的演員,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做影視圈的上層階級。

按理說他沒必要硬要往京圈湊,稍微努努力也是一方大佬。

但是此時的京圈還是太硬了,內部還可以分為三個圈子:人藝派、北影製片廠派以及大院子弟派。

而馮褲子就是大院子弟派的人,不過當年是跟班現在是馬前卒罷了。

其實董熹當初差點兒成為人藝派的成員,如果他沒當導演的話,估計會跟著朱圓圓和梁冠樺身後,蹭著人藝的熱度。

就算現在,董熹也被認為是半個京圈的人,畢竟他跟著的韓三坪,可是北影製片廠的大佬。

“這日子沒法過了,《生死抉擇》這麼包場,我這電影上映還能喝湯嗎?”

飯桌上酒還沒喝多少,馮褲子就開始發著牢騷。

“馮導,你不是要去威尼斯嗎?”汪朔冷笑著調侃道。

雖然馮曉剛現在名頭很大,但是在圈子裡他就是個弟弟。

這些人別的本事沒有,論資排輩的能力那是相當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