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的觀眾,自然對國產電影敬而遠之,傷害的是整個行業的發展。

類似於港片巔峰時期,一個題材拍火了之後,就一堆跟風的作品,直接

讓觀眾看吐了,也消耗了這個題材的潛力。

而紅色經典主題,在這個年代絕對屬於爹不疼娘不愛的型別片。

市場肯定是有的,但喜歡這個型別電影的觀眾,很難花錢走進電影院。

所以,這個型別的電影,更多的成為任務片,是製片廠一年一度的指標,指望這種情況下出現優秀作品。

無疑是大海撈針。

所以當《智取威虎山》立項之初,業內普遍觀點是呈悲觀的,尤其是一些視姜聞為偶像的導演,更是感覺巨星隕落。

可以說電影拍了兩年,姜聞在私底下就被嘲諷了兩年。

但明面上大家還是保持著最基本的嘴臉,沒有那個二貨跳出來,大放厥詞。

畢竟,姜聞如今背後的站著的男人,可是董熹。

《智取威虎山》的首場試映,依舊選擇在熹子院線唯一的IMAX影院中。

這強大的視覺衝擊,直接可以將電影的質感,提升不止一個層次。

「呵呵,張導好久不見,最近在忙些什麼?」

「這不是組了個古裝大片的局,正在籌備當中。」

「厲害啊!」

「老王,聽說你去大學當了個教授?」

「小學校,不值一提~」

電影還沒開始前,放映廳裡還是一陣陣低聲的喧譁聲,眾人都在忙著社交。

這麼大的場合,並不是誰都能在前排和姜聞等人交流,但別人也不能閒著,什麼級別的綠豆找什麼級別的王八。

蕭峰歪在椅子上,沒有同周圍的人多聊聊的念頭,此刻的他只想點根菸。

這個跟金庸先生筆下大俠同名的導演,或許在普通人眼中,不太出名。

但他在30出頭的年齡,已經被中影收編,成為獨立工作室的總導演。

算是行業內的潛力新秀。

他在今年還成立了一間影業投資有限公司,致力於電影數字特效及4D立體電影的研究開發和應用。

所以託關係,搞到了這場放映會的門票,前來目睹下這部號稱國產特效集大成之作。

在定位上,他的公司跟董熹旗下的特效公司是競爭對手,都瞅準了這個市場。

他本人不是管技術的,雖然嗅到了變革的味道,但只是朦朦朧朧的捕捉到,某個輝煌時代即將來臨的訊號。

這種感覺,在去年的《驚濤駭浪》裡一閃而過,也讓他下定決心,去成立自己的特效公司。

如今,他懷揣著看看行業領頭羊,究竟已經走到哪步的念頭,坐在了放映廳舒適的座椅上,靜靜等待著。

但耳邊傳來的嘈雜聲,那種人情世故的旋律,讓他十分不喜歡。

身心俱疲。

他是真正愛電影的人,起碼在這一刻,他覺得自己跟姜聞有著相同的理想。

正想著呢,熒幕亮起,迎面便是熹子影視那頗具傳奇色彩的小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