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坐在董熹身旁的殷桃子也

在思考,她這兩年搭上熹子影視的船後,圈內的咖位也在直線上升。

對於這種變化,她自然是欣喜的,但也有些迷茫,憑什麼自己入了董熹的法眼。

思來想去,她感覺是對方瞧上了自己這身皮囊,而委身於董熹也不算啥吃虧的事。

所以她逮著機會就朝對方暗送秋波,做好隨時獻身的準備。

但事情的發展跟她想的完全不同,董熹似乎讀不懂她的暗示,從未正面回應過。

董熹是當代柳下惠?

肯定不是!

這殷桃子可以百分百確定,遠的不說就看當下,董熹的手可是很自然的搭在鞏利的大腿上,說兩個人沒點啥,打死她都不信。

這一刻,殷桃子有些懷疑自己的魅力。

懷疑自己魅力的可不止她,還有霍斯燕,當年董熹一句:「我不喜歡比自己小的」,讓她耿耿於懷至今。

如今也成功進化成36d,不能說是全為了董熹,但多少沾點原因。

孩子們的世界比較單純,他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大銀幕上,隨著劇情發展,這一部的反派角色也終於登場。

雖然動畫技術在進步,但熹畫工作室也沒忘了吃飯的老手藝。

《功夫熊貓》第一部中,水墨山水畫風格讓很多人拍手叫絕,這一部則是主打皮影戲,尤其是在介紹反派沈王爺時。

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皮影戲算是動畫的鼻祖,在電視機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一個小戲臺,一塊白色的幕布,加上投射的燈光,一個神秘的木箱,幾個藝人,就能演繹一出穿越古今、精彩絕倫的大戲。

國內得到皮影戲精髓的動畫片也有不少,像是《猴子撈月》、《人參娃娃》、《張飛審瓜》等經典作品。

大銀幕上,鑼鼓開場,白色的幕布上出現光影的投射,場上車船馬橋,奇妖怪獸輪番上陣,它們飛天入地,噴煙吐火。

色彩絢麗的人物形象,眼花繚亂的打鬥,鑼鼓、絃樂,夾雜著聲情並茂、扣人心絃的唱腔,絲毫不遜於現代的大型奇幻現場秀。

反派沈王爺,是一隻變異的白孔雀,他既不是綠孔雀也不是藍孔雀,作為孔雀中的異類,他曾經是個王爺,但後來因為一個預言,性情大變。

殺人放火,無惡不作,被父母流放趕出了鳳凰城。

他走之前,發誓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地位,一統整個天下。

而和平山谷也無法例外,危急情況下,阿熹率領蓋世五俠出山。

「我的拳頭渴望正義!」伴隨著圍觀群眾「神龍大俠」的歡呼聲,阿熹踩著音樂,卡著點,三下五除二就將一群小卡拉米收拾了。

《功夫熊貓2》的故事依舊很老套,屬於炒老梗,充斥著個人英雄主義。

如同所有中國式武俠片的套路,武林高手必須落魄隱匿在叢林裡,阿熹也不例外。

被沈王爺的大炮轟炸暈倒在水裡的阿寶被山羊占卜者救起,全身上下扎滿針灸,開始反思功夫的意義。

最後試圖靠著火藥掀起「工業革命」的沈王爺,最終被守舊派神龍大俠擊敗,和平山谷重新歸於和平。

電影裡還有另一條的故事線,熊貓的身世之謎。

在上一部電影時,就留下一個疑問:「為什麼熊貓的父親是一隻大雁?」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