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麵:面癱。

徐才人:大花瓶。

也就吳鎮雨的評價還算不錯,被網友戲稱為:神經病之神。

可惜憑藉吳鎮雨撐不起電影,除了他以外,其他人彷彿就是在唸臺詞,完全看不見演技。

率先下畫電影的不是別人,正是熹子自家院線,同時再次暗戳戳的提高《1十三》的排片。

當票房突破3億以後,基本上已經榨乾這部電影的潛力,不管評價如何,不會進電影院的人就是不會進。

除非免費………

沒錯,當限量的低價票已經無法吸引觀眾的時候,公司在經過多輪謀劃後,終於推出超級大殺器——看電影,董熹埋單。

“為了回饋廣大觀眾的支援,熹子影視聯手辣椒網、熹子—嘉禾院線推出全新活動,您看電影董熹埋單,原價50元的電影票………”

《1十三》的均價其實只有30元,但宣傳上卻標註50元,票房統計也是按照50元計算。

但實際上,這輪活動只會在熹子—嘉禾院線推出,成本只會更低。

參與的活動的方式也很簡單,用手機號註冊成為辣椒票務網的會員,然後邀請成功一名新的會員就能得到一張50元的《1十三》專屬電影票。

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憑藉著“傳銷式”的營銷套路,剛成立一個月左右的辣椒網註冊會員數量,成功的超越茄子網。

而此時《1十三》的票房為3.3億左右,董熹只需要補貼40萬張“50元”電影票,就能打破大船的票房紀錄。

看似要投入2000萬以上,但實際上的成本不過是幾百萬。

而且就算電影票是免費的,爆米花總要錢吧、飲料總要錢吧,你搶一張電影票,你媳婦搶不到怎麼辦?

還是要花錢買吧!

而且熹子出品的電影周邊,一直賣的很不錯,這次和多家博物館合作,推出一系列漢風產品,也頗受歡迎。

花個幾百萬拿下內地票房紀錄,對於董熹來說並不虧!

面對這種明顯作弊的行為,不論是媒體還是官方,都默契的保持沉默態度。

就算有匿名信遞上去,也會石沉大海,畢竟從法律角度上來看,董熹這波操作並沒有違規更沒有違法。

所以從中影、電影局到宣傳部,都對這種行為亮起一路綠燈。

說句不要臉的話,董熹花錢請大眾看電影,這是做公益啊。

是要嘉獎的!

甚至為了配合《1十三》創造紀錄,中影頂住壓力,將一眾好萊塢大片的上映日期押後。

在《1十三》收割票房的關鍵時期,沒有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能夠直接和《1十三》打擂臺。

過程雖然崎嶇,但是當時間進入8月份,《1十三》票房在上映第45天,正式超越《泰坦尼克號》登頂內地票房冠軍的寶座的時候。

所有的流言蜚語都化作塵埃,剩下的只有掌聲和讚美。

畢竟大船如同一座山,壓在國內電影人身上太久了,久到足以壓彎最硬的脊樑。

而等待這一天的到來,國內電影人好像也沒做啥貢獻。

除了搖旗吶喊:666。

3.65億人民幣,這是《1十三》在內地最終的票房紀錄。

水分肯定是有,但問題不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