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機是一年或者兩年都無所謂,他並不著急。

這個節骨眼上,公佈成為嘉禾大股東的訊息,其實有兩個目的,一就是為了刺激《1十三》的票房。

效果很不錯,在電影上映一個月的時間點上,票房也正式突破3億。

成為繼大船後,內地第二部過3億票房的電影,而且每日的票房依舊能夠拿下500萬左右。

按照這個速度,成為內地影史第一也不是問題。

不過這時候,暑期檔也算開啟,其他新電影紛紛上映,《1十三》的排片和票房都受到影響。

好萊塢大片和港片依據有力措施,展開全面阻擊,為的就是阻止《1十三》登頂。

率先出場的選手是港片喜劇《炮製女朋友》,由鄭伊建和“伏地魔”主演。

走的港式輕喜劇愛情片套路,“伏地魔”因為被董熹封殺,只能跑到港島去拍電影。

這次正面撞上《1十三》,也算是準備報仇雪恨!

不過很可惜,這部老掉牙的港片,投資2000多萬港元,最終票房不過500萬左右。

連《1十三》的零頭都沒達到。

“伏地魔”在電影裡沒有突破“小燕子”的“瘋癲形象”,撓人癢的搞笑不能把電影觀眾逗樂。

就連她本人看完影片,都覺得自己的造型很噁心,首映式結束後的慶功宴,她因此拒絕參加。

緊跟著出場的是《紫蝴蝶》,這部電影戛納之後先是在國外上映,然後才輪到國內。

觀眾造就淡忘這部電影,章子伊的大尺度激情戲也沒有掀起任何水花。

上映不過一週,就匆匆的下映,全國票房勉強過200萬。

以往這個成績其實可以繼續放映,但因為疫情的原因,所有電影都擠在下半年,所以票房不理想只能拜拜。

連續兩部電影的沒有達到預期,讓所有電影人狂熱的心,被迎頭澆了一盆冷水。

不過有人不信邪,導演王精攜手張栢芝和紅透天的“小杰倫”任賢奇,帶來愛情喜劇《絕種好男人》。

出人意料地在港島和粵府票房告捷。

這部電影採用的依舊是王精慣用“金錢+騙局+真情”的老套路。

《情迷大話王》是沒錢的黎天王扮富豪追求張栢芝,《有情飲水飽》是有錢的梁朝維扮窮人考驗舒琪,這回《絕種好男人》則是張栢芝為錢而接近任賢奇。

但是《絕》片勝在喜劇元素分佈得十分均勻,情節合理,沒有致命硬傷。

更難能可貴的是,王精這次捨棄了被港人戲稱為“屎尿屁”的低俗笑料,《絕種好男人》也因此被影評人稱為“王晶迴歸純情之作”。

不過當《絕種好男人》開始全國上映的時候,熹子影視方面的反擊也開始了!

這就要說說收購嘉禾的第二個原因,對方在港臺和東南亞佈局多年,共有26個影城以及180多個影院。

已經全面被熹子院線整合,雙方合併後也正式定名為——熹子嘉禾影院。

而《1十三》也正式依託著這個渠道,進軍港臺以及東南亞。

簡單來說,熹子影視從此以後徹底在港臺地區和東南亞站穩腳跟,不用看其他人的眼色行事。

面對著《1十三》的來勢洶洶,雖然在內地已經上映1個多月,但港島票房還是接連打破紀錄。

疫情的影響,港島的電影院可比內地慘多了。

《1十三》的港島之戰異常的順利,港人對這種大製作戰爭片,似乎沒有抵抗之力。

打的港島電影人開始懷疑人生,只能匆匆讓本土“大片”《雙雄》上場迎敵。

這部號稱比肩《無間道》的警匪片,在首日怒砍250萬票房,而上映一個多月的《1十三》依舊可以拿下380萬………

如此懸殊的差距,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