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聞這人,讓他拍主旋律?

《鬼子來了》算不算主旋律?可這小子硬是能把自己拍封殺。

所以董熹認為他是在動歪心眼子,可一點都沒冤枉他。

“你怎麼能憑白汙人清白?”姜聞扭扭捏捏的用話劇的語氣說道。

“嘿,呵呵。”

“大不了,我到時候把完整的劇本讓你審批一下。”

看著姜聞一副豁出去的嘴臉,董熹笑了,他心裡在想一個問題。

“劇本,對這孫子有用嗎?”

其實董熹真的有些誤會姜聞了,做為堅定的太祖腦殘粉,他這次還真打算翻拍經典。

他看中的劇本,正是由同名改編,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經典電影——《林海雪原》。

姜聞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值得期待。

“我信你個鬼哦~”

在休息室裡董熹二人談笑風生,言語間盡是髒話。

而門外的上戲大禮堂裡,已經是人滿為患,能夠容納600多人的大禮堂,硬是擠進了快1000人。

整個學校的在校生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其實是周圍院校的學生,得到訊息後混了進來。

這次的安保工作沒有那麼嚴苛,只要沒有攜帶電子裝置就可以入內。

根本就不管你是那個學校的,所以當發現人滿為患的時候,大家已經混在一起,完全分不出彼此。

好在這時候的大學生素質還是不錯的,人雖然多但並不影響觀影的感受。

甚至因為全是學生的緣故,在看到電影某些鏡頭時,給出的反應也比影評人要強很多。

雖然影評人現在花樣吹《壹十三》,就差把董熹捧上神壇。但是他心裡清楚,這部電影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的內涵,更接近於爽片。

不管是被圍困孤城,還是缺糧少衣,甚至連死亡董熹都沒有過分的去壓抑。

而是用一種類似於主角的光環,總能化險為夷,恰到好處的拉扯著觀眾的心情。

尤其是在影院形成的封閉環境下,這種情感的堆積很容易引起共鳴。

洪水需要發洩的出口,當電影的最後長途跋涉支援的的漢軍與董熹的守軍彙集,那一聲聲直入雲霄的“殺!”“殺!”“殺!”。

徹底將整部電影積累的情緒引爆,有情緒激動的男生漲紅著臉跟著一起喊道:“殺!”

沒人會覺得他奇葩,大部分的學生都握緊雙拳,也想要跟著發洩。

戰鼓聲音響起,不對等的交戰雙方在黃土大地上交匯融合。

廝殺永遠是歷史的真面目,可當潮水退去之後,悠揚冷冽的二胡聲音,更讓整體畫面變得莊嚴肅穆。

用音樂來昇華主題。

電影結束,大禮堂裡響起比首場點映時,更加純粹的掌聲和歡呼聲。

董熹和姜聞微笑著走上舞臺,看著臺下一雙雙崇拜的眼神。

董熹暗自感嘆:“上戲的學生就是多了些南方的婉轉。”

可當第一個舉手提問的學生被叫起來後,他的問題卻讓董熹一怔。

“董導,現在國內十個新導演裡,有九個覺得自己會是董熹,還有一個覺得董熹算老幾!”

“您對這種現象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