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尼瑪可是2005年的三億啊!”

中影投資比例至少佔了三分之二,雖然從公司決定追加《無極》的投資佔比後,他就退出了這個專案。

可以說《無極》的成敗跟他的關係不大,但問題是中影投資這麼多錢,幾乎掏光了公司這兩年的盈利。

一旦《無極》失敗……引起連鎖反應無法預計。

別的不說,中影接下來的數字影院佈局,就需要大量的資金週轉。

“他想要7月—8月的檔期?”韓三坪聽著秘書的彙報,眉頭皺的更深了。

眾所周知,國內有最好的檔期有兩個,暑期檔和賀歲檔。

其中暑期檔最好的時間段就是7月~8月份,學生放假等一系列因素,讓這個檔期的競爭尤為的激烈。

這種激烈不但包括國產電影,還有分賬進口大片。

特別是去年開始,所謂“國產電影保護月”開始試執行,更讓這個檔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說白了,以往這個檔期就是看熹子影視單挑好來塢,屬於董熹的自留地。

原本,中影是打算讓《無極》在國產保護月上映,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競爭。

但不知怎麼回事,詩人竟然主動要求加入這個競爭慘烈的檔期。

“他說什麼?”韓三坪面無表情,隨即有些不可置信的重複一遍:“有信心,不懼和任何電影直接競爭?”

“愚蠢!簡直是胡鬧!”

從導演的角度來看,不懼競爭似乎是信心十足的表現,但從製作和發行的角度來說,這種行為無疑是愚蠢。

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沒有電影願意去幹什麼什麼“雙雄對決”的戲碼,大家會默契的避開對手,這樣才能保證票房的最大化。

“讓他老實的去剪輯電影,後期的事輪不到他做主!”

安排完詩人,韓三坪又將目光投向董熹,看著對方的今年計劃。

“《富二代》熹子影視那面有什麼想法?”

“準備暑期檔前半段上映。”

“嗯。”韓三坪沉吟片刻,又看了看今年的進口片引入名單。

《世界大戰》有斯皮爾伯格,《星球大戰》在國內一直不算熱門,但不缺少死忠粉。

“排片方面注意一下,不要讓董熹和陳凱哥碰上…”

雖然負責《無極》宣傳的部門一直在碰瓷董熹,但韓三坪不會讓他們兩人真正的對上,那樣對所有人都沒有好處。

“董熹什麼時候回國?”

“大概還有半個月!”

“回來後,讓他來找我。”

而此時遙遠的南極大陸,做為國內第一個考察站長城站其實並沒有在東南極洲上,雖然哪裡離國內比較近(相比於西南極洲而言)。

選擇在南設得蘭群島上,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國家根本沒有破冰船或抗冰船……

不過在外圍建島的好處也有很多,這裡的位於低維度地區,被譽為“南極的熱帶”,除了更加安全意外,至少還能看看企鵝。

此時的長城站一片熱鬧的景象,董熹一行人的到來,讓科考隊員們感到很興奮。

常年在這種地方待著,看見人類可比看見企鵝有趣的多。

既然是慰問演出,肯定是要表演節目,在場的眾人都有一兩首絕活,有人表演唱歌、說相聲、詩朗誦當然還有翻跟頭……

而董熹做為現場最大牌的明星,他並沒有表演節目,而是當眾宣佈會以熹子影視和個人的名義各捐獻300萬,總計600萬元用於支援南極科考活動。

很多時候,真金白銀的說服力永遠排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