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姐已經不是當年的霍小姐,但董先生還是董先生。

“獲得第三屆國劇盛典最佳男主角的是——陳道鳴(中國式離婚)!”

“八賢王”如今也算是半個自己人,跟隨著王晶花跳槽到新公司後,也對接了不少熹子影視的資源。

而“視後”同樣給了這部電視劇的女主蔣文麗,看似這部非熹子系出品的電視劇成了大贏家,但實際上也是為了公信力的妥協。

否則就算董熹不參與獎項競爭,曾麗也能憑藉著《天龍八部》裡精彩的演技,拿個視後玩玩。

這件事說起來有些委屈曾麗,不過很顯然她並未放在心上,如果董熹拿了視帝不給她視後,曾麗或許有些委屈。

但現在這種情況,對於佛系的她而言,還是無所謂的。

不管如何,董熹都會在其他方面補償她,倒不至於送一千萬的珠寶,畢竟談錢太俗,對於董熹而言,晚上多翻曾麗幾次牌,就是最好的獎勵!

人到中年不由己,董熹雖然有功夫傍身,但面對著三個強大的對手,也有些力不從心了。

最近他開始複製當初師父留下的虎酒藥方,至於做為主藥的虎骨,雖然在國內是犯法的,但在國外沒問題。

實在不行,他就坐著飛機去國外喝一杯,有錢就是任性。

除了視帝和視後外,國劇盛典最引人關注的獎項,就是年度十佳電視劇。

含金量在某種程度上甚至高於視帝、視後,從獲獎作品就能一覽去年整體的市場走向。

“《天龍八部》。”

“《第一次親密接觸》(電視劇版)。”

“《舉重妖精唐小妍》。”

“《神話》(電視劇版)。”

“《我是特種兵》。”

“《中國式離婚》。”

“《馬大帥》。”

“《婆婆》。”

“《小兵張嘎》。”

“《軍人機密》。”

今年的電視劇市場整體水準較低,並不代表作品數量的減少,甚至由於是港資大規模北上的第一年,數量相比於去年有增無減。

不過港資明顯沒有做好功課,或者將內地市場當成試驗槽,拍攝了一系列的奇葩爛片,各種的題材都有。

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不過數量很少,這種內地和港臺合拍的電視劇,先不提劇情,就演員在裡面奇怪的港普,就過不了大部分電視臺的稽核。

不少電視劇拍完就送到倉庫吃灰,少部分有明星加持的,才會在地方臺上播出,一般都很難上星。

現在港資還沒有適應,等到他們回過味來,內地電視劇市場的競爭,才會真正進入白熱化階段。

現在瞅著這塊蛋糕的不止一家,“民營四子”之一的廣線傳媒,就在今年搞了首屆電視劇風雲盛典。

以收視率來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

廣線傳媒成立於1998年,比熹子影視晚一年,不過他們並沒有介入影視劇的製作,而是另闢蹊徑,以綜藝節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