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大鑽石》(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主要的是,腳上還套著一雙紅色高跟鞋,再加上對方標誌性的大眼睛,讓董熹感覺她很適合拍恐怖片。
大眼睛更能凸顯表情細微的變化,如果讓小眼睛的演員來演,觀眾的腦海裡總是會不自覺的浮現出一個疑問。
“她究竟睜沒睜眼?”
董熹做為今年柏林電影節的評委,張艾佳選擇前來拜訪,是很正常的操作。
就算不能給電影拉拉票,也可以結個善緣,圈裡誰不知道董熹為人大方,願意扶持電影人。
對於張艾佳,董熹還是比較尊重的,做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成功女導演,她的作品有自己的風格,今年這部《20 30 40》就很不錯。
用3個不同年齡段的女性視角去講故事,據說影片劇本是由3位主演,根據各自的親身體驗所寫,算是半自傳性質的作品。
不過故事本身還是有些單薄,想要在柏林有所作為,不太現實。
但這種型別的電影,只要宣傳的到位,並不會缺少觀眾群體。
董熹覺得這個劇本的立意很不錯,如果改編一下,讓張芳來指導的話,未必就不能在票房和獎項上有所建樹。
董熹甚至都想好了演員,範小胖、許情、鞏利,正好對應著片名《20 30 40》。
當然這個劇組真的能成,那麼就算是打死董熹,他都不會靠近半步。
“原本我還邀請萊斯利指導《40》的部分,不過當時他……”
正當董熹和三個女人在房間裡交流的時候,門外等候的一個年輕導演,則有些緊張的準備著臺詞。
雖然今年的柏林主競賽單元就一部華語電影入圍,但其他單元並不缺少華語電影。
比如在門口排隊準備被董熹臨幸的年輕導演,他的作品《香火》就入圍了“遇見單元”。
這部電影是董熹的華國新導計劃投資的,也是導演寧昊的北電畢業作品。
做為賈樟科的老鄉,寧昊的這部《香火》也是帶些現實批判性質的劇情片,整部電影都是用方言拍攝,劇情荒誕殘酷。
看起來寧昊有拍文藝片的潛質,但他今天來找董熹可不是為了推銷自己,而是邀請對方出演自己的新電影。
不是客串,而是主演!
邀請董熹出演電影還是主演,能看出寧昊對於自己劇本的自信。
“嗯?”翻看著手裡這名為《大鑽石》的劇本,董熹眉頭微皺。
倒不是說劇本不好,很明顯是精心雕琢過的,無數的伏筆和巧合橫空交錯,伸展出密密麻麻的故事線,充滿了蓋·裡奇風格的黑色幽默。
但問題的關鍵,就是太過於的模仿蓋·裡奇,反而失去特點。
“劇本不錯,但是我希望看到的是更多本土化的東西。”
董熹的話讓寧昊準備好的詞胎死腹中,原本他還以為董熹會不滿意人設,想著怎麼勸對方轉型。
確實在《大鑽石》的設定裡,主角是個事業、家庭、前列腺全部處於危機狀態的小人物,與董熹以往的角色大相徑庭。
但董熹並不覺得,自己無法挑戰這種型別的角色。
但僅以現有的劇本,還吸引不到他加盟,別的不說在公司的劇本庫裡,有很多類似的劇本。
模仿喜歡導演的風格很正常,但是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獲得大眾的認可。
“本土化?”寧昊默默的唸叨著這幾個字,腦海中彷彿有什麼東西劃過。
“重新整理劇本後,再來聯絡我。”面對這種充滿創造力的導演,董熹願意再給對方一次機會。
不管是新人演員還是導演,在董熹眼中都是會下金蛋的鵝。
想要鵝下蛋,飼料肯定要準備充足,餅也要畫的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