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意義,對整個韓國電影史都尤為的重要。

不過董熹能在這種情況下,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 算是相當不錯。

而東南亞地區,新加坡300萬新幣、馬來西亞1200萬馬幣、泰國8000萬泰銖………

歐洲方面比較特殊, 《壹十三》和《月球》打包出售的,很多地方甚至沒有大規模上映,而是直接發售DVD 。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熹子影視的渠道還無法遍佈全球,只能暫時放棄歐洲市場。

整個亞洲地區加歐洲的票房收入,也成功將《壹十三》的全球票房突破1億美金。

現在唯一剩下的大票倉, 就是北美地區。

《壹十三》之所以遲遲沒有在北美上映,主要緣故就是避開暑期檔。

北美的暑期檔,廝殺之激烈不是一部外國電影能夠染指的。

高達38億美金的暑期檔,大片雲集精彩紛呈,《壹十三》如果進入這個檔期,不但分不上一杯羹,還會成為炮灰。

別的不說,影院壓根兒就不會給電影多少的排片場次。

跟電影出品方之一的哥倫比亞商議後,準備將影片挪到10月份上映,也就是秋季檔。

北美電影檔期,全年可以粗分為五大檔期,細分的話也有所謂的感恩節、情人節、萬聖節………

五大檔期為:春、夏、秋、冬以及聖誕節檔期。

這其中夏季檔,也就是暑期檔最為熱門, 幾乎全年一半的票房都產生於這個檔期。

然後就是聖誕節檔期,也是頒獎季前最熱鬧的時候。

剩下的三個就是所謂的淡季,其中秋季檔屬於電影公司非主推電影的上映首選, 介於暑期檔和聖誕節檔期的過渡。

哥倫比亞為《壹十三》聯絡了高達1500+的開畫影院, 如果在暑期檔,只能先上幾百家試試水,這還是看在董熹在北美有成功的案例。

當初《憤怒的公牛》7000萬美刀的票房,也是董熹方面最大的底氣。

他並不是“Nobody”,華裔三大功夫巨星或許有些水分,但也有些用處。

哥倫比亞方面希望董熹能在10月份前往美國宣傳電影,而夢工廠也考慮在這個時間段,宣佈和熹子影視合拍片《諜影重重》的立項。

這兩件事湊在一起,也能互相的炒作,董熹應該沒有拒絕的理由。

但問題是《月球》會在國慶檔上映,做為主演兼導演的他,如果不在國內坐鎮有些說不過去。

畢竟《壹十三》宣傳時,整部電影明星雲集,不缺董熹一個。

但《月球》是他的獨角戲,他不參與宣傳總不能讓“嫦娥”上吧?

似乎,也行……

不過“嫦娥”畢竟不是智慧機器人,它的靈魂是配音的張國榮。

但因為梅姑的身體問題,張國榮一直陪在她身邊,連拍攝《初戀這件小事》都往後推,根本就沒時間去宣傳電影。

而另外一件事就是,董熹這次去美國拍攝《諜影重重》,會帶一名國內女演員前去,這個人選現在還沒確定。

雖然不是女主角,但也是戲份不少的女配角,好萊塢對國內女演員的誘惑可不小。

對於這個角色,許情表示很感興趣,範小胖也不甘示弱。

唯一的好訊息就是曾麗因為接替梅豔芳,會出演老謀子的新戲,不會參與到這場競爭中。

否則三個女人一臺戲,真夠董熹煩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