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解開心結(第3/3頁)
章節報錯
“哥,謝謝你~”當晚,霍斯燕就打電話過來表示感謝。
兩人的心結在上次電話中已經解開,又恢復了聯絡。
董熹其實應該感謝對方,當年他柏林拿獎回國意氣風發,覺得坐擁腦中影院,天下盡在掌握之中。
但霍斯燕的“背叛”,猶如迎面一盆冷水讓他清醒了許多,也沉穩不少。
前幾年,董熹確實心裡埋怨對方,所以看不到對方對自己的情義。
但這幾年冷靜下來,回想起那些青蔥的歲月,點點滴滴的美好。
董熹覺得這些都不算什麼,他主動打電話過去,也解開兩人的心結。
也約定好,有時間見個面、約個飯、聊聊天……
隨著地位的不斷提高,“朋友”這個詞離董熹的生活漸行漸遠。
很多曾出現在他生命裡,給予他幫助的人,也慢慢的退出他的世界。
找回一個好友,那感覺真的挺好。
解開心結,其實比解開衣服要簡單的多。
而《13》的外景殺青後,董熹返回京城,在新收購的特效公司裡,配合著特效的補充。
大場面的動作戲,除了人數要多以外,特效的點綴是十分的重要。
有時候,特效對於動作戲就如同音樂對於蹦迪那般重要。
出色的特效呈現,會讓趙四變成邁克。
而《13》除了特效外,影響影片質量最大的其實是渲染,烘托氣氛的法寶。
很多電影給人的感覺很廉價,其實就是色彩渲染方面沒做好。
為了呈現歷史的厚重感,董熹需要那種整體鏽跡斑駁的效果,再搭配上偶爾明快的色彩。
這明快的色彩,可以是官員的朝服、是皇帝的冕冠、士兵的兵刃、百姓的眼睛……
這些單獨靠拍攝是無法完成的,都需要後期的製作。
所以,《13》不但是會是董熹生涯拍攝時間最長的電影,也會是後期最長的電影。
他沒有打算和以往一樣,什麼後期工作都自己完成,而是交給公司的員工。
董熹只需要統籌全域性,足矣~
隨著時間進入11月份,歷經2個半月的電視劇選秀終於進入最後的決賽。
董熹也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見證公司首款綜藝節目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