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投資?用不用我幫忙?”程龍的話其實就是在隱晦的詢問,能不能帶他玩。

畢竟,科幻電影算是港片心中永遠的痛,美式科幻電影簡直吊打港片。

什麼警匪、喜劇、黑幫全都不是對手,1993年斯皮爾伯格一部《侏羅紀公園》,成為第一部港島票房過6000萬港幣的電影,它的上映不光對於港島,也是亞洲市場淪陷的開始,同樣標誌著美國好萊塢大片統治全球的開始。

1993年,這一年是港片由盛轉衰的一年,前1年本土影片還包攬了年度票房top10,這一年直接被一部進口片打破了影史票房紀錄並拿下年冠!

這是20多年來都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了,上一次進口片奪得年冠還是1980年,從1971年開始,港島影史票房紀錄一直牢牢地控制在港片的手裡。

而且更可怕的是,後面一直都是進口片保持港島票房紀錄了。

所以,今年周星弛的《少林足球》打破本土電影票房紀錄並拿下年冠,是第一部票房破6000萬港幣的本土電影,位居港島影史票房第三。

前兩位則是大船和大恐龍。

這也是為什麼內地媒體覺得董熹有希望拿最佳男主角,但港媒卻一致認為是星爺。

內地媒體從影片的質量來看,《少林足球》無論是周星弛的表演,還是全片的製作水準,或者搞笑程度,都與周星弛巔峰時期的作品無法相比,只能說中規中矩,維持一般水準。

而港媒則從歷史意義來看,就算《少林足球》拿遍所有的獎,都很正常。

“投資5000萬左右,龍哥願意加入我舉雙手歡迎。”董熹淡淡的說道。

“咳咳。”這個數字將程龍嚇了一跳,雖然他的主演的電影成本超過這個數字的比比皆是。

但開頭董熹強調小製作,讓程龍以為就1、2千萬的水準。

看到程龍的表情,董熹心中也苦笑不已,原本他也以為2000萬就可以搞定。

但真正的在攝影棚裡搭景後,才發現需要做出逼真的感覺,5000萬都有些不夠。

最後甚至邀請了航天局協助,此時的航天局正在載人航天工程,對於董熹要拍攝這種型別的電影很歡迎。

也投入一部分資金和技術贊助,這才將成本穩定在5000萬左右。

程龍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含義,只是單純的感慨董熹的大手筆。

5000萬元的投資,放到港島都收不回成本,不愧是大陸的規模。

這幾年,關於開放港片與內地影片同等待遇的呼聲,已經越發的響亮。

雖然程龍混跡好萊塢,但他依舊是港圈的一份子,也一直關注著這個話題。

他也反思過為什麼自己的電影在內地越來越賣不動,除了內地現在不缺少影片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檔期無法統一,等到內地上映時盜版早就滿天飛了。

所以,他是支援這項主張的,不過屬於港圈的溫和派。

而想要推動這項工作,拉攏董熹這個內地娛樂圈大鱷,也成為了激進派和溫和派的共識。

這屆金像獎算是董熹和港圈的蜜月期,不過往後就難說了。

做為內地娛樂圈的扛鼎人物,董熹怎麼可能讓人在自家後花園裡放肆。

港片當然可以算是國產電影,但是絕對不能高於國產電影!

港圈影人有訴求,難道內地影人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