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熹子影視也在內部開會,討論宣傳的方式。

當下影片的宣傳無非就是跑跑路演,貼貼海報,成本低的要死,自然效果也有限。

《燃燒》前期的票房完全得益於威尼斯金獅的加成,後期的疲軟也在意料之中。

畢竟,這年頭會去電影院看的,前期早就去看了,而不會去的,你就算是喊破喉嚨,人家也不會去。

去電影院看電影對於當前的老百姓,特別是小城市的人來說。

就是有錢燒包的行為!

眼看千禧年馬上就要開始,普通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還是落後於整個社會的發展。

“怎麼用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績!”是熹子影視內部討論的話題。

孫海平再三強調“最小的消耗”,讓董熹忍不住朝他翻了翻白眼。

不過孫海平的看法也很簡單,宣傳不說是往水裡扔錢,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事情。

而他這種觀念並不是小眾,現在的人還沒意識到宣傳的重要性。

而董熹早就從腦海影院的彈幕中,瞭解了很多遠超這個時代的知識。

比如:“某兩開花的藝術家又翻紅了!”

所以他對於宣發還是很重視的,另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小心思,那就是壓一下馮褲子。

《馭風少年》4500萬vs《甲方乙方》3600萬。

《燃燒》5000萬+(預期)vs《不見不散》4300萬。

這就是被譽為國產片賀歲片之父,與商業片領頭羊的馮褲子,這兩年交出的成績單。

雖然看起來不如董熹,但是仔細一琢磨《馭風少年》是吃了政策的紅利。

所以《燃燒》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這種情況下,董熹希望《燃燒》能夠達到預期票房,堂堂正正的壓馮褲子一次!

“要不我們炒炒緋聞?”電話參加會議的韓彬開口建議道。

身處港圈,韓彬對於宣傳顯然經驗豐富,他的炒緋聞就是讓段奕紅和小桃紅,多接受一下媒體採訪,暢談威尼斯求婚的心路歷程。

這明明是一個可以爆的點,但是一直沒有利用起來。

無非還是因為兩人的咖位不夠,號召力不行。

你要是換成老謀子和鞏皇?

分分鐘報紙頭條!

“炒緋聞?炒我嗎?”董熹顯然誤會了韓彬的話,他以為是拿自己開刀。

“嗯?也行!”電話那頭的韓彬愣了一下,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畢竟,包拯正當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