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票房統計記錄之後,1999年總票房僅為8.1億,觀影人數更是不足3億。

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年平均票房收入達到22億元以上,平均票價約為0.3元,年平均觀眾人次達到了73億。

1991年,觀眾人數達到了144億,票房收入達到了24億元,創下了新中國電影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截止到9月份,票房冠軍仍然是去年上映的馮氏賀歲電影《不見不散》。

以4300萬的記錄,重新整理了馮曉剛生涯的最佳成績,但是依舊不如董熹去年的《馭風少年》。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馭風少年》上映時,平均票價在5塊錢左右,而《不見不散》上映時,京城的票價甚至超過了30。

所以一向大嘴的小鋼炮再看到這個資料後,也消停了半年。

最多就匿名給報紙寫寫稿子,吐槽一下某個去拍電視劇的導演。

當所有人都對國產電影失去信心的時候,威尼斯的大勝無疑是最好的訊息。

這也難怪從記者到網民都很興奮,他們從這之中看到了全面復甦的曙光!

而站在舞臺上的董熹,還不知道此刻的自己,已經被網民認定為“華語電影救世主”。

他接過艾米爾遞過來的金獅獎盃後,就這麼的站在舞臺中央。

“大家好,我是來自華國的電影人,董!”這一次,董熹決定響亮的喊出自己的名字。

所以他說完開場白以後,就一個短暫的停頓,想給觀眾記憶的時間。

“胖噠~”可就在全場安靜的時候,突然傳來一聲尖叫。

“哦,我知道,他是潘達·董!”

“耶,功夫潘達!”

看著瞬間亂糟糟的會場,董熹也不凹造型了,他瞪大眼睛試圖找出喊話的那個人。

片刻後,董熹搖了搖頭放棄了,雖然覺得聲音有些耳熟,但他就是想不起來。

“噓~”舞臺下,潘月明一臉吃驚的看著躲在椅子後面的韓彬,對方連忙朝著他做出一個噤聲的動作。

好不容易等到董熹再次講話,韓彬才從第二排直起了身體。

“你懂的,這就是品牌效應。”韓彬看向潘月明,解釋道:“外國人現在就認這個綽號,可不能隨便放棄!”

“OK。”潘月明點點頭,做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潘子,你可要保密啊!”

“沒問題!”

舞臺上,還不知道自己是讓自己人背刺的董熹,拿著金獅侃侃而談。

“我原本以為我是今晚最大的贏家,但實際上被某個求婚的傢伙搶了風頭!”

董熹假裝生氣的朝著後臺吼道:“兄弟,你求婚就不能私下進行嗎?偏要佔用公共資源!”

“而且你就不能先透露一點風聲,萬一人家要是不同意,那多尷尬?”

“哈哈哈哈哈。”對於董熹不停的吐槽新晉影帝,臺下響起了陣陣善意的笑容。

“原本我也打算求個婚,來把風頭搶回去。”董熹將腦袋湊近話筒,小聲說道:“可惜我女朋友沒在現場。”

“而且最妙的是……”董熹張開雙手,做出無奈的表情:“她從來就沒出現過!”

“哈哈哈哈~”觀眾愣了一下,然後大聲的為董熹的幽默喝彩。

“感謝還未出現的女朋友,讓我能夠沉浸在創作電影中。”

“謝謝各位,祝大家做個好夢!”

“啪啪啪啪啪~”迎著掌聲,董熹單手高舉著金獅向後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