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農村,國內導演拍城市也喜歡拍些底層人民的生活。

那種苦樂酸甜,讓人窒息!

但是《燃燒》不一樣,董熹選擇雙線敘事,其中就包括國內的富人階層。

這對西方觀眾來說,完全就像是一個陌生的領域。

也許在他們眼裡,華國就約等於大一號的北棒子!

影片結束,董熹身旁的幾位演員似乎還沒從衝擊中緩和過來。

他們互相看了一眼,目光中含義耐人尋味。

做為演員,縱使心中想要吐槽,也不能在公眾場合大放厥詞,要知道周圍潛伏著不少記者,稍微添油加醋。

就會變成:“當紅影星吐槽老謀子的時代即將過去!”

雖然他們心中卻是是這麼想的,但是真要讓他們說出來?

不好意思,不敢!

這不是慫不慫的問題,而是基本的職業道德。

一個圈子裡的人,低頭不見抬頭見,互相拆臺是要被針對的!

現在還不流行大嘴人設的明星。

等過個幾年,網路流行起來,一個命裡缺德的男人,將會正式引領“噴子”潮流!

按照慣例,老謀子也被請到臺上發言,此時董熹注意到,很多觀眾都選擇了退場。

而老謀子的發言也很有趣,他先是承認了自己這部作品很平淡,但是有強調自己是在平淡中挖掘真摯!

在董熹看來,這有些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嫌疑。

不過,董熹顯然低估了人臉皮的厚度。

老謀子算是比較低調,但他身邊的那個男人,也是《一個都不能少》的出品人張衛平,就有些自大的過分。

張嘴閉嘴似乎金獅就是囊中之物!

要不是出於禮貌,董熹真想轉頭就走,好不容易捱到結束。

董熹走上前去和老謀子握手,表示後輩的敬仰之情。

“張導,你這部戲非常棒,延續了你以往的風格!”

“哈哈,董導演真是年輕有為,你的《燃燒》我昨天看過了,我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本來董熹就是當著記者的面,想要和對方來一出商業互吹的戲碼。

但怎料這個老傢伙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