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京影廠迅速的複製了幾盤底片,分別送往總局、大學(北影、中戲)、以及某個不可言說的地方。

當大領導在小劇院看完影片後,默默的批上了一個字“可”!

當天晚上,央媽新聞的最後結尾,直接提了一嘴。

“下面是國際新聞:2月17日柏林,我國年輕導演董熹的作品《馭風少年》,勇奪柏林金熊獎!”

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既沒有影片也沒有圖片,甚至不是有心人根本就注意不到。

但是這卻吹響了《馭風少年》在國內的風暴,第二天幾乎所有的報紙娛樂版頭條都是關於《馭風少年》柏林奪熊的新聞!

遠在歐洲的董熹還未明白,他已經火了!

事情就是這麼的簡單,如果沒有得獎,《馭風少年》就是一部普通的國產電影。

但是《馭風少年》獲獎了,而且前期的準備工作,讓其成為了一部合乎“規矩”的電影。

而這個時代,規矩有時候比電影本身要重要的多!

相比於《馭風少年》,同樣獲獎的《小武》,沒有獲獎的《天浴》,都因為沒有遵守規矩,慘遭封殺!

這種事情董熹甚至比兩部電影的導演先得到了訊息。

透露訊息的則是京影的這位副總……

因為《馭風少年》受到關注這兩部電影也跟著沾了點風,結果總局一看,好傢伙!

沒立項、沒稽核、甚至沒得到允許就出國參加電影展!

那還有什麼說的,直接封殺!

權力部門的霸道在這裡顯得尤為明顯。

不過董熹可沒閒功夫管這些,他現在有些矯情:“張哥,這電影就必須刪減一些內容嗎?”

歸國的飛機上,董熹朝著京影張副總問道。

雖然《馭風少年》稽核沒問題,但是想要上映還是需要做出一些內容上的妥協。

比如村長的問題,老師的問題……

可如果這些重新剪輯,那麼味道就變了,所以董熹有些不願意。

“呵呵,也不是沒有辦法!”張副總樂呵呵的笑道。

“張哥救我!”董熹一把抓住他的手。

“哎呦,疼~”張副總臉上的笑容瞬間變僵,急忙脫離董熹的魔爪。

“其實辦法很簡單,你只需要在電影的最後加點東西,比如說國家這些年扶貧西部做出的工作!”

“就這?”

“嗯,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