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平把這事當個笑話,根本就沒往心裡去,直到幾天後,董熹把一疊厚厚的稿紙摔到他的臉上。

“這是什麼?”孫海平拿著稿紙,一臉的莫名其妙。

“劇本!”董熹冷冷的回了一句,並暗自握緊了拳頭。

心中打定主意,孫海平再敢笑就直接讓他哭!

“蛤?”孫海平這次沒笑,但是滿臉的黑人問號。

他低頭看向手裡的稿紙,封面四個大字映入眼簾。

《馭風少年》。

第一幕命運多舛

背景:1995年春夏交際,陝秦大旱。

鎮上初中的辦公室裡,帶著眼鏡的班主任惡狠狠的對眼前的少年說道:

“秦大海,你的學雜費再交不上來,明天就不要來上課了!”

被稱作秦大海的男孩,長得黢黑,唯有一雙眼睛還算明亮。

他唯唯諾諾地說道:“我達會給我交的。”

————————————————————

孫海平翻看著手裡的劇本,整個房間安靜的是隻剩下呼吸聲。

董熹自信的坐在床上,他心裡明白眼前這個劇本不說多完美,但至少在影院的評分系統中打了80分!

這已經是董熹的能力天花板了。

現在的他說白了還是一個大男孩,哪有那麼多的閱歷支援他完成一個滿分的劇本?

就算照著抄,也有很多東西是不相通的,畢竟國外哪裡能和國內比。

不過有一件事是相通的。

那就是富裕各不相同,貧窮則都一樣!

原本發生在非洲的故事,挪到現在的國內也不會顯得突兀,當然需要改變,而且是大改特改!

基本上就相當於董熹偷了一個男主的人設,再根據這人設添油加醋,形成一段獨屬於國內的馭風少年!

這部戲本質上是農村戲,但不同於第五代導演鍾愛的那種隱晦的討論人性的風格,反而有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全片的宗旨就是:“知識改變命運!”

但是就這麼一條主線,故事會顯得很單薄,於是董熹也加入了一些關於人性的東西,不過只是點到為止罷了。

其實這部戲就像是“薛定諤的劇本”,要看最終交到那個導演的手裡,才能呈現出來最後的作品。

畢竟劇本是筋骨,導演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