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劇本內容!(第2/2頁)
章節報錯
學不會東西?打!
吃飯吧唧嘴?打!
總而言之,打就完事了,王路軍一直以為這孩子嘛,就是打得少了所以才會笨,腦子不夠靈光,就是要沒事多打一打,沒準哪天就開竅了!
所以王多魚的童年,基本上就是兩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在家被父親打,出了家門被同村的熊孩子們打,被熊孩子們打完,哭哭啼啼回家後,王路軍看得不順心,然後又接著打。
慘哪!
劉浩哲體會著王多魚的整個童年,他心中嘆氣,因為系統的體驗效果極高,幾乎相當於劉浩哲親身經歷了一遍王多魚的童年,就連他都感覺有些自閉了。
對於王多魚,劉浩哲只能說,太可悲了,且不說他長大以後會怎麼樣,這樣的童年經歷本身就是最黑暗的。
王多魚母親走得早,從小就。沒有母愛,父親王路軍又是一個五大三粗的農村漢子, 他與孩子溝通的唯一方式就是打
因為沒有文化,他根本不可能教孩子一些道理,見到王多魚這麼性子懦弱,被打了只會哭,從來不敢還手,他其實也很氣,他覺得王多魚應該學會反抗暴力學會勇取,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所以嘛,王路軍就用了最簡單粗暴的辦法,那就是經常打一打,希望王多魚什麼時候腦子突然開竅了學會反抗了,學會面對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啊,王多魚不僅僅從來沒有“雄起”過一次,反而被人欺員成了習慣,越來越膽小越來越懦弱,越來越沉默了。
這可把王路軍給氣的啊,也正是因為如此,王路軍才徹底對王多魚失去了期望,尚在少年時,王多魚就被父親貼上了“朽木不可雕”的標籤。
劉浩哲其實也感覺特別的無語 ,哪有這樣的父 親啊自己不會教育孩子,還怪孩子沒有靈性。
父母都是孩子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尤其是在一個孩子童年的這個階段,非常非常關鍵,孩子以後性子是什麼樣,其實很多時候就已經在童年和少年這兩個時期決定了。
果然,時間一晃,好多年過去了。
王多魚已經長大成人,已經是一個少年郎,但是性子卻和小時候別無二致,甚至可以說比小時候更加自卑,更加怯懦,基本上幾天都不說一~句話,走路低著頭。
他的身子也是瘦骨嶙響,發育得明顯不良,比同齡人矮,比同齡人瘦。
許百順把三個兒子叫到屈裡,老大王多樂,28歲尚未成家立業,老二王多銘,18歲,唸完了高中,老三王多魚,13歲,剛剛初中畢業。
王路軍坐在椅子上,翹著二郎腿,三個兒子站在他面前。
很明顯嘛,也不先是王多魚,其他兩個和估摸著也是被王路軍從小打到大的。
只不過王多魚的大哥二哥當年可都是有母愛的。“多樂啊!”王路軍著向大兒子,皺眉道,“你看你一天天,當兵當不上,媳婦也沒有,老大不小了自個多掙點氣!”
王多樂連連點頭。
王路軍抽了一口早煙,轉而對二兒子道,“你可得爭點氣,你大哥徵兵體檢被刷下去了,不合格,我現在可就指望著你了!”
說著從兜裡掏出幾張鄒巴巴的錢,放在桌上,“拿去買點好吃的,補補,體驗別再被刷下去了,你媽還活著的時候就和我說了,生兒子一定要當兵,不當兵不成器。”
老二點點頭收好錢,繼續回去站著。
王路軍指教完兩個兒子後,看最後的王多魚張臉刷一下就耷拉下來了,尤其是看看王多魚唯唯諾諾低著頭的模樣,頓時就沒好氣:“龜兒子,你也是過兩年也給老子滾去當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