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息,這是演唱歌曲的支撐,也是變化的支撐強弱化在於聲,虛實的變化則在於氣了!

如果把聲音的表現分成兩端,一端是充分共鳴的亮麗泡滿音色,一端是氣息流動的音量,這兩端中間的過渡帶,即是千變萬化的音色表現!

或清晰或模糊、成明或暗、或剛或柔、或厚或薄這其實就是氣息的控制所產生的變化。

一個歌手的實力高低,就在於氣息的轉變。

因外某個著名的音樂人說過:“誰控制了氣息,誰就控制了歌唱!”

這一句話完全沒有說錯,唱歌入門誰都可以,這個門檻很低;真正要練習的,就是這氣息,特別是收尾時的氣,要讓觀眾聽不出來。

這才證明歌手真的是在唱歌,而不是呼吸。“不過,劉爺你的顫音很好!”

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顫音的,就像是人“揉弦”,延長音中如果沒有揉弦,效果就會覺得乾澀,

動聽的顫音來源於原音高和低於原音高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之音的來回交替。

很多顫音的運用,早已不僅是聲音的技藝,而是表達情緒和撥動心絃的利器,

你用顫音把這首歌的感覺唱出來了,這點非常好。

孫博比較滿意的就在於這,但劉浩哲卻不是很滿意:

“我感覺唱的時候,顫音太過刻意,這樣就像是在賣弄自己的技巧!”

“就像拍戲一樣,太過於突出肢體、表情,其實就會用力過猛!”

劉浩哲完全是用演戲的方式,來體會怎麼唱歌。

“演戲需要自然的演出那種感覺,我相信,唱歌應該也是一樣的!”

自然不等於沒有技巧,沒有誇張的進氣,沒有誇張的換聲,沒有刻意地表現磁性,真假聲轉換、氣息與共鳴的融合都處理得自自然然,渾然一體,真正達到技巧為表現歌曲服務,形成一 套統一的藝術整體。

這就是唱歌的最高境界,演戲...同樣也是如此。

孫博被劉浩哲的論斷,徹底的折服到了!

他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把唱歌和演技這樣對比的。

但是他說的一點都沒錯,事實上,技巧性的職業,都是類似:

最自然的,才是最真實的

包括演戲、唱歌,主持亦或者舞蹈等等。

一法通,萬法通。

而這些,就是系統教授給劉浩哲的課程原理.....他能夠短短几天融會貫通,就是因為掌握了這種思考的原理,就像是系統讓他思考角色一樣,

學習,有時候也是講究系統方式與方法的!

“再來一遍吧!”

劉浩哲在那吐納著自己的氣息,這都是系統的教學。啪嗒!

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聲響,伍斌微微皺了皺眉,他朝著劉浩哲打了個歉意的手勢,而後.....一把開啟了錄音室的密封門。

砰一一

兩個人影一個踉蹌,直接跌進了房內,差點撞上了坐在那的方榮。

方榮和蔡儀詫異的看著衝進來的兩個女孩,剛剛她們貼著門邊竟然在偷聽? !

“孫老師!”

“孫老師,嘿嘿... ..”

凱瑞低著頭,有些不好意思,另一個女孩臉色古怪吐了吐舌頭。

劉浩哲好奇的看著兩人,眼神看著孫博。“你們兩個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