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叫諸位元始同道曉得,貧道本是這搜神界內一煉氣士,僥倖得天道所鍾,自悟了些道理,創出一冊《太虛羽化玄經》,然資質愚鈍,修煉數百年仍未得道,眼看著貧道就要受盡而亡,無奈之下,只好向冥冥中的至聖神魔祈禱,求賜機緣,允我得道延壽。”

“祈願後貧道竟莫名睡去,恍惚中,心魂好似去了一處聖地,內有無窮異象,有萬神飲宴,宴內有一位【至聖神人】正在談玄論道,貧道曉得機緣來了,斗膽湊上前聽了片刻。”

“再醒來時,貧道便得了半冊道經。”

“玄妙無窮,神異非常,貧道修煉後一夜得道,非但有了如今的道行法力,還融於天道本源,修得二三種非凡神通。”

……

陶潛說著時,十二金仙也同時在驗證。

先驗他是否為搜神界本土煉氣士,這最是簡單,十二道君掐指一算便可知曉乃是真,眸中疑慮頓時去了小半。

須知他嫁接過來的乃是太玄羽化仙君之炁,再沒有更真的了。

在陶潛提及“萬神宴”時,十二人之疑慮又去一半。

而最後部分,則在這幾息內,廣成子勾連本體進行驗證後盡數去除。

這道君心念迴轉後,這般傳音給其餘十一位道:

“本欲親去尋師尊相問,不過數日前師尊便與靈寶師叔一起去了老君祂老人家道場,長生師兄也被靈寶宗主拖去煉丹煉寶去了,只得問了白鶴童子,他提及萬神宴時確有幾個幸運兒得以湊到席前聽經。”

“萬神宴雖說唯有神魔才可得到邀請,但也有一些幸運兒能得到宴席主人的垂青,得以入宴。”

“想來這位太虛道友,該是其中一位了。”

廣成子傳音落下,其餘十一位仙君紛紛暗自點頭。

“如此說來,這位太虛道友運道的確不俗,在萬神宴中聽師尊講經,便是你我師兄弟都無這等福氣啊。”

“他只修了半冊《道果玄經》,能否算是你我同門?”

“不曾入門拜師,自然不算。”

“若是其他大冊道經的確不算,可道果玄經如何能一樣,便是不認這道友為我元始門人,給他一個元始遺修的身份也未曾不可。”

“哼,我認他福緣極深,但此人也是不曉事,既然修了我元始秘經,還證了道化,為何多年來龜縮於這搜神界,始終不去地仙界拜山門,道果玄經中難道無有元始靈引麼?必是他心藏膽怯,不敢前來。”

顯而易見,雖然認了太虛道人身份,但十二金仙中有幾位還是瞧他不爽。

緣由倒也簡單,雖都是道君,卻也難逃嫉妒。

親自聆聽天尊講道果玄經……這等機緣,包括廣成子在內,十二金仙都無這福分,憑甚落在一個“鄉野村道”身上?

不過這個時候,太乙救苦仙君卻說了一句公道話:

“諸位師兄弟,切莫小瞧了這位太虛道友。”

“他自謙痴愚,實則應是一位悟性極高的天驕道人,畢竟以此界道脈之枯竭,他都能自創大冊本命經,還能得道此界天道垂青,非常人所能也。”

“莫瞧這道友一副不擅鬥法廝殺的模樣,只怕非是不能,實乃不願爾。”

“既然其非凡俗,又已證道化,承其身份,為吾門中再添一大助力,又有何不可?”

“最關鍵的是,諸天佛教那毒計隱蔽非常,以你我之能都不曾窺見一點痕跡,任由那孽毒醞釀了足足數年,徹底萌發出來才覺有些不對勁,卻依舊沒能知悉靈山諸佛在背後所謀。”

“太虛道友孤身一人,憑藉蛛絲馬跡,輕而易舉洞悉諸天佛教一應謀算,瞧其模樣,許是連應對之策都已想好,這足可證明此界天道對其鍾愛之厚。”

“有他相助,我等當可挫敗靈山陰謀。”

“這搜神大界,也將變作我元始宗在大淵源海的又一處別府道界也。”

“雖是殘界,已無法與長生、山海、地仙等界相比,但大劫將至,能得這般大好處,我等如何能錯過?”

太乙仙君這一番話落下。

包括廣成子在內,所有金仙齊齊點頭贊同。

這一瞬的氣機變化也立刻被陶潛所捕捉,心下大喜,曉得最緊要一關,已然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