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看,頓時很是滿意。

微微點頭,暗自讚道:

「以佛胎修秘魔之法,依舊能煉出這等狂暴源炁,極樂圓滿道行,身上似乎還藏著諸天魔網、萬魔葫蘆、斬孽劍這些秘魔至寶……若此子清本溯源,轉修佛道,一念可入道化,劫仙也自有望。」

……

所謂郎有情妾有意,各有定計之下,這一佛子一秘魔子,便算是看對眼了。

各自安座下來,旋即開始辯經講佛。

陶魔子吐露出一個個佛理難題,由金蟬子來解答。

他作為佛尊二弟子,自是精通諸天佛教不知多少經冊,哪怕是觀音大士、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這些佛門大聖來出題,他也可輕鬆作答。

但很快的,他既是驚

喜也有些失措的發現自己錯了。

從眼前秘魔子口中吐出的佛理疑惑,竟每一道都很是新穎且刁鑽,那浩瀚如煙海的佛經中也不常見。

縱是他,也耗了不少心血才答了出來。

這一番辯經對答,更讓金蟬子篤定心底猜測。

收服之慾,也是愈加旺盛。

甚至於,他已替陶大魔子想好了未來的菩薩尊名。

「我是命定功德佛,麾下合該有十大賢菩薩,此子可佔一席,當為那【桃花極樂菩薩】。」

「不過此子如今身在魔道,故意向我示好,討教佛理也不是真心向佛,只怕是為了煉製神通,多增加些底牌手段……從先前佛蟬所窺景象來看,此子分明是個精擅廝殺鬥法一道的強人。」

「以我之能,外加麾下七護法,拿下他雖無問題,卻也要耗費不短時辰。」

「因此惹來此子背後的秘魔二代祖師算不得什麼,喚來佛尊法相就可驅逐,只怕因此驚了其餘諸天神魔,壞了我教大計。」

轉念至此,金蟬子只得將動手的想法壓制下去。

但很快,他又想到了更妥善之計。

就見其主動起身告辭,只是在臨走前,忽而正色道:

「好叫道友曉得,貧僧與一眾唐國佛子此次出遊,乃是為了向世人眾生宣講我佛至理,以大慈悲,大神通,救濟蒼生免受苦難,免遭災劫邪孽侵擾,縱因此身死道消,吾等也斷無悔意。」

「道友統御梁國有術,但先前畢竟遭了心魔大劫,境內多有惡孽殘存,百姓也尚未恢復,貧僧本該多盤桓幾日,施法慈濟些,只是顧忌道友之師,不願多生事端。」

「雖是如此,卻仍要結個善緣,留下些佛物予你,儘儘心力。」

說罷,就見金蟬子佛手一揮。

下一刻,桃花廟內佛光湧出,充盈如海。

光暈中赫然有三樣佛物漂浮,牢牢吸引住了陶大魔子的目光。

分別是一件金光閃閃的袈裟,一卷貝葉佛經,一枚紫金佛缽。

若要說氣機強弱,當以那佛缽為最。

而那佛經,則閃爍著大智慧之光。

可陶大魔子卻不瞧二寶,只一臉驚喜之色瞧著那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