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搜神風物怪,再見赤繩君(第2/3頁)
章節報錯
「官拜太師不說,麾下更是強者如雲,聲望愈隆。」
「而朝中唯一能與之對抗的,則是蕩魔大將軍
趙六甲,此人本是一農戶,一生庸碌,在其三十歲時首次進城,機緣巧合得以入廟祭拜妙威仁聖元帥,竟就此得了傳法,搖身變作仁聖靈官。」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屢立戰功,不求厚賜,只願皇家賜其三十六天罡神將的儀軌秘冊……賈秋奇作亂前,趙六甲已集齊三十四位天罡神將,只差龜蛇二將這一傳承。」
「兩大權臣在朝,還是一文一武,竟沒有將狗腦子都打出來,而是多年來始終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
「呵呵,這二人若無默契,誰信?」
「這一家子希冀趙六甲替她們復國,無異於與虎謀皮。」
「也正好,若無險境,哪有我騰挪餘地。」
陶潛心底有這些念頭,這般自信,倒也是理所當然。
他如今已是初步知悉【搜神界】內的格局,修行體系,的確是一大界,縱然他恢復所有修為法力,取回了隨身寶囊,也依舊無法縱橫睥睨。
不過,在這梁國境內,卻暫無多少壓力。
不管是那太師賈秋奇,還是蕩魔將軍趙六甲,背後的神魔都算不得多強,哪怕再如何受寵,得了再多神魔好處……若換算成長生界,約莫就是個尚在淨身、洗魂二關的極樂境。
採壽?
從梁國開國皇帝,那位勞什子天罡靈官李飛廉就可知曉,此界的神魔靈脩罕有壽元悠長的,緣由也很簡單粗暴,入界的神魔只怕都將搜神界內的人族當做是一次性的耗材來壓榨。
給工具,給手段,卻不願給壽元。
死了,死了便換下一個。
「也屬正常,神魔非人,無有憐憫一說。」
「長生界之人族已算可憐,然與此界人族相比,卻又算運道好的。」
「這些個獻祭,連神魔之念都喚不來,怪道能成為【神魔靈脩】的人族數量,會那般少。」
讓陶潛發出這幾句感嘆的,是此時,他沿途所見之風物。
一行人去那安平縣城,途中要經過幾個荒野村鎮。
過程中,可見得許多在搜神界大大小小多個國家,隨處可見的風景。
也正是這些景象,此刻卻令陶潛驚訝不已。
祭祀!
神魔廟宇!….
短短數十里,陶潛已在山道路旁,村鎮之中,見到了大量祭祀場面。
既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也有慘不忍睹的簡陋小廟……男女老少,哪怕是隻有幾歲的稚童,竟也都掌握了幾句祭語以及三兩步驟的儀軌。
雖多數都得不到回應,也算不上靈驗。
但仍舊有不少數量的人族,在付出足夠代價後,得到了好處。
陶潛躲在神像中,一一見之,大開眼界。
如道旁,有山民設香案、燭臺,燒紙寶炮竹,頌《福德正神經》,以祭祀域外後天神魔【土地公】,求取風調雨順,田地豐收,親眷安寧等等……有些人如願喚來了一場小小甘霖,有些人則一無所獲。
又或者有村婦,私搭個木廟,擺上絲綢,青竹嫩葉等等,又念幾句《蠶女頌》,以祭祀域外後天神魔【馬頭娘】,求蠶桑無災,編織順遂,產出良布,多數都應驗了。
還有諸如廁神紫姑、小兒神項橐、窮神、賊神……等等,可謂是稀奇古怪,包羅永珍。
不過這些,都還算是搜刮不狠的善神。
真正狠辣的,是一些明顯為邪神、惡神的東西。
如途中有一數十人的小村,全村祭祀一尊名為【西山神】的域外神魔,言說是天上掉下來一冊《西山經》,其上記載著詳細儀軌,遵照著祭祀,獻上美豔少女,便可得諸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