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描繪虛空大鬼時,纂異記只用了一書頁的邊角地界,寥寥數行字。

可輪到這【源海魔犬】,竟用去整整一頁,有著無比詳盡文字並搭配細緻圖畫,在最後面還有李玫師叔特意遺留的註解。

「此犬血脈來歷神秘,有大淵神魔,亦有一眾真仙、魔君對它們施放「血脈溯源術」,或乾脆就強行推演,竟是皆無結果,只曉得或與兩尊不為人所知的「先天神魔」有關。」

「誰也不知此犬在源海內有多少數量,只知它們擁有近乎不死的身軀,以及無法遏制的吞噬之慾,可不論吃下多少東西,它們始終維持著細犬狀,始終處於一種飢餓之態,大淵萬物皆在它們的食譜之中,包括一些大淵神魔,吾曾親眼目睹百隻魔犬自未知之地穿梭而來,將一位喚作「黃魔仙君」的神靈吞吃殆盡。」

「此犬有多種別名,如吞天細犬、命煞獒、天災狗等等。」

「此犬族來去無蹤,兇殘無比,大淵中多數孽靈魔物或是神魔及眾多子嗣眷族皆懼之,唯有一眾先天神魔凌駕於上,雖馴化不得,卻可殺之逐之,然魔犬族異常記仇,但有衝突,深記萬年,尋著一絲時機也會趕來報復。」

「吾以秘法遊歷源海多年,隱知此族仇敵名單為:源海先天神魔【媧皇】一脈、道母天尊鬥姆一脈、佛門猿族大聖及其麾下所有眷族、廣寒宮月神一脈、諸天秘魔一脈……以上皆有著先天神魔或是強大生靈坐鎮,魔犬奈何不得,但屢敗屢戰,從未鬆懈。」

「魔犬雖兇,卻不知為何對道門真法頗為親近,靈寶修士日後若遇此族可頌《靈寶大道歌》,太上道修士可誦《老君證道歌》,元始修士可頌《玉清玄黃經》,三法皆可令得魔犬退去,不傷分毫。」

……

陶潛一眼掃掠,將這些珍貴秘辛訊息看完。

一行行文字除了描述這些魔犬外,倒也側面讓陶潛對大淵內諸多神魔以及祂們的子嗣眷族更加了解。

同時,也讓他遏制不住吐槽慾望道:

「好凶好固執的狗子,所謂仇敵名單,竟指的是奈何不得但一尋著機會就必定要趕來為難的目標。」

「媧皇、鬥姆、佛門大聖、諸天秘魔……瞧這名單,倒是也能說明這群狗子的實力,與祂們為難,竟還未被滅絕?」

心底吐槽時,陶潛也正色看向眼前數十隻駭人細犬。

現下他知曉這群細犬是為何而來了,這裡有它們記恨的兩大目標。

一是月神麾下眷族。

二是鬥姆一脈真傳。

就在剛剛,它們已將陶潛烤好烤香的「月神女兒」吃光了去。

油汪汪的嘴都來不及擦一下,轉瞬又盯上了星竅秘境內那一大堆鬥姆一脈的真傳弟子,甚至包括太真姥姥這個在域外也有些聲名的。

自然,也包括了雲容這位正分娩的狸奴女仙。

陶潛瞧著那一雙雙充斥著惡意的冰冷眼眸,默默衡量雙方戰力。

若按照李玫師叔的描述,這群源海魔犬數量過百,連神靈都能吃光,的確是強的離譜。

不過《纂異記》也另有備註,那尊喚作黃魔仙君的神靈,雖有「神靈」位格,實則算不得多強,只是父母皆為神魔,繼承了一些神性,卻又不擅鬥法廝殺,被百隻魔犬暗中偷襲,這才殞命。

其真實戰力,若換算人族修行體系,應在道化境左右。

「百隻,可殺道化。」

「這裡共計三十六隻,殺極樂境必很是輕鬆。」

這兩道心念生出時,陶潛即刻也動了手。

畢竟是一群來頭不小的惡犬,他倒沒有直接撕破臉,而是遵照李玫師叔所留建議,徑直開口頌起那靈寶大道歌,想著能驅逐走也可。

誰料到,一遍頌完,竟無效果。

七十二隻細犬,仍撕裂著虛空,各佔一方位,盯著陶潛以及他身後的星竅秘境。

混雜著星光與熔岩但莫名惡臭的哈喇子,瀑布般傾瀉。

就在陶潛想著要不要再頌一遍時,忽見得一隻「頭犬」上前來,衝著船上陶潛發出一道嘶吼。

很難形容這一道「犬吠」是何種聲音,便是陶潛也只覺其中充斥著冰冷、頑固以及飢渴。

這回不是入耳,而是直接刺入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