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妄人,下意識便喊道:

“不可!”

喊完後,他也覺不對。

但卻無有收回之念,只滿面悲痛之色,連連哀嘆道: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大師你若要救苦救難,施為些妙法神通便是,何必讓自己那無垢佛體,沾染著凡塵汙血腥濁。”

陶潛自是不理甄不痴,落入城中後。

看著眼前瘡痍,深吸了口氣,也不言語,只是徑直挽起僧袍,也將自己當做是個凡人,開始幫助城中百姓救人、埋屍、清理汙濁、修繕房屋。

初始時,儘管凡民們也都被這如同神仙真佛般的佛子降臨凡塵的舉動所驚。

但眸中恐懼,乃至於憎恨之色,絲毫不減。

陶潛所到之處,百姓們如避蛇蠍。

直至半炷香過去,見他毫無作偽,且那浮屠佛寶上一眾神仙妃子女菩薩也都跟著下來一起救災,無有任何詭跡,這才紛紛靠近過來。

又過一炷香,因陶潛沒有使用任何神通法術,甚至於主動蒙了靈寶妙體自帶的離塵淨體之效。

陶潛也漸漸遍身泥血,汗塵覆發,一身狼狽,更添了不少割傷挫傷,瞧來哪裡還有一絲一毫無垢佛子的風範,倒像是汙濁血沼中打滾一番出來的髒僧。

這些改變,讓仍舊堅守浮屠不下來的甄不痴愈加悲嘆,口中不斷喊著“暴殄天物”、“潔物蒙塵”云云。

而城中百姓,卻都放下心防。

他們中為首的一人此時走出,是位蒼老不堪的僧官。

身軀老邁,滿臉悲苦之色,一雙白眉似永遠都皺著一般。

其對著陶潛顫顫巍巍施禮,道了一聲佛號。

旋即,又問道:

“佛子打哪裡來?欲往何處?意欲何為?”

陶潛好似一開始就是在等這位老僧現身,前來發問。

如今聞言,立刻鄭重回了一禮。

而後一開口,答問同時,也順勢揭了這老僧根腳。

“貧僧無垢,打南海來。”

“入世歷練,自度度人。”

“來此寶地不為旁的,惟願隻手覆滅此間孽地【惡人國】,欲讓諸惡先償業債,再嘗惡果。”

“還望珈藍護法行個方便,開了門戶,允貧僧入內。”

“此國覆滅後,若珈藍護法沒個好去處,貧僧可為你引薦一二,不拘是自在寺還是觀音寺,貧僧都有些顏面。”

這幾句吐出,頓時令甄慈恩,以及那一眾來歷複雜的鶯鶯燕燕露出驚駭之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