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長樂鎮地處錢塘,離新月省距離遙遠,不好再故技重施讓他們去投祖龍社。

真這麼做了,這近萬人沒被魔僧禍害死,必要死在遷徙半途。

陶潛給這鎮長的佛經寶物,也都不是稀罕的,也無法給稀罕的,更無法給道門法決和法器,免得平白惹禍。

另外還有一個佈置陶潛沒說出口,他與雲容離去時,會施法抹去這萬人腦海中與他二人相關的記憶,只在那鎮長心底種下個執念:

每一夜!

他都會挨家挨戶上門,頌那佛偈消癮毒。

辛苦些,畫面詭異些。

但萬人性命,自是能保住了。

他剛交代完,此人面上立刻浮現出笑意,隨後好似下了某種決心。

再次迅猛磕頭起來,邊磕邊道:

“佛子慈悲,此種安排極好。”

“長樂鎮的確偏僻,平素根本無有修行僧來訪,前面數次魔僧,都是我們耗了不小代價主動請來的,且幾乎都是過路魔僧,偶爾停下吃一嘴便去尋更大更好的餐點,瞧不上我們小村小鎮。”

“不過為免給佛菩薩帶去麻煩,還請佛子離去時消了我等腦海中有關記憶,另外那頌佛偈之事,也請託付旁人。”

“弟子王金印,欲行另一事。”

“旁的魔僧不會來,但有一僧是例外。”

“此僧喚作【善愚】,是魔佛寺最底層的戒僧。”

“他爭不過其餘魔僧,被放逐到附近,在百里之外,建了一座黑柏寺落腳,將周遭幾個村鎮視作是血食資糧,我長樂鎮亦在其中。”

“每隔幾日,他便會來收割我等,先前我受不住其引誘,墮了魔,付出一身代價,求他傳了我一篇邪魔秘法。”

“他若不死,只怕我長樂鎮還是免不了滅頂之災。”

“佛菩薩慈悲,可否在離去時在我體內種下一道佛焰、佛光,好讓我與那魔僧同歸於盡。”

“弟子曉得,凡修行事皆有代價。”

“弟子願用我剩餘壽元,以及三魂七魄來償。”

這喚作王金印的中年人,長樂鎮鎮長,雖未明志剖心剖腹向陶潛證明。

倒也無需,先前陶潛已施秘法瞧過其生平。

自從參與過新月起義後,陶潛已經曉得,這世界並不是真的那麼沒救。

變態禽獸茫茫多,但仁人志士也不少。

“好!我成全你。”

“不過只前半段,至於那喚作‘善愚的魔僧,我正好有用。”

“你且安心,他再來不了此地。”

說罷這幾句,也不等此人以及近萬鎮民有所反應。

陶潛徑直施法:抹記憶,種執念。

待近萬人眨眨眼後,面前已無所謂佛子菩薩。

只有自家鎮長,忽然中氣十足大喊道:

“都愣著作甚,繼續禮佛。”

“對了,今晚哪家都不需關門早睡,本鎮長新得了一篇佛偈,到時候念給你們聽。”

“這佛偈雖粗淺,卻有著玄妙佛理,頌過後無災無病,還可飽腹,很是玄妙。”

距那長樂鎮,百里之遙。

有一黑黢黢孤山,其上有一寺,寺前種著一排很是詭異,作濃黑之色的柏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