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剛開門便得了噩耗,有一友人上門告知,那葛士蘭家已人去樓空,原來這廝家中早已決定搬去省城定居,前日聞我新開了書店,特意來我這裡借走了店中最貴的大冊,打定主意賴了我的賬。”

“借而不還是為賊,這廝太過可惡,再被我遇上定要打爆他的狗頭。”

“太過憤恨,店只開了半日。”

“賣出一個字帖,入賬:八個銅元。”

“今日支出主飯錢,吃多了些,共:兩角。”

……

“六月六,無風無雨。”

“街角新開了家豆腐店,店家是位女士,容貌不俗,身段亦非凡,可稱豆腐娘中的西施。”

“買客實在太多,艱難擠進去,只買到幾塊碎豆腐,也甘甜。”

“今日賣出幾冊手抄本,入賬:兩角,兩個銅元。”

“支出主飯錢,看戲錢,合併共:七角。”

……

“六月七,大晴,烈陽刺目。”

“今日無幾人上門買書,只隔壁賣奇石的店家來這裡取走了昨日預訂的《剪燈新話》,我匆匆翻閱了幾頁,盡都是些離奇隱秘,人妖鬼戀之事,尚可一觀。”

“那店家走沒多久,鄰街一藥店老闆又上門,託我去書場購置《玉樓春》、《九尾龜》等書,並提前墊資十數元。”

“沒想到此等庸俗之書,價格不菲便罷了,嗜好者也如此之多。”

“若我多購一些,再售賣出去,豈不是……不行不行,我是讀書人,切不可辱沒了自己。”

“今日入賬雖多,但明日仍得拿出去購書,共:十五元七角六”

“心情好又吃多了些,泰安居的羊肉太美味了,共支出:六角。”

……

“六月九,晴。”

“今日客人稍多,售出多冊童書、字帖,吾心甚慰。”

“聽聞街口新開了一家西洋餐館,店主原是省城大館子的學徒,師從一個金髮碧眼的老夷人。隔壁奇石店家剛去吃過,大讚牛油麵包和炸豬排的美味,只聽這簡單粗俗之菜名,我是不信他的,明日我也去嚐嚐這西洋鬼畜的菜餚。”

“今日入賬:一元二角,六個銅元。”

“今日支出:三角。”

……

陶潛手中的書冊,看似賬簿,實則更偏向於日記。

可能因為原本就是“自己”所寫。

一開始還陌生,但看到了後面,陶潛完全沉浸了進去。

過程中,陶潛對於這個世界的陌生感飛快的消退,真實感和融入感,一點一點浮現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