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趕走(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不是消解了凡人界的怨氣嗎?”
怨氣是導致人精神崩潰的源頭,最易被寄魂妖利用,智雲帶著十幾個小和尚,在除煞的同時,也滅怨。
所以,即便真對智雲大師有意見,也不好給他扣大帽子。
“也是!”
小九也沒執著在這個問題上,關注點還在寄魂妖上邊,“秦廣王是不是真的被寄魂妖所控?”
說起這些,燃晴腦殼疼。
寄魂妖的可怕之處就在於對人性的控制性,如果真如智雲所說,秦廣王被寄魂妖所控,以燃晴現在的實力,與一殿實力最強大的秦廣王鬥法,在不明白其他幾殿閻羅的態度前,未必就能成功。
何況,寄魂妖在冥界顯然佔據了一定的勢力,如果其他殿主也受其操控了呢?
佛修對鬼修有一定的剋制性,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與智雲大師暫時合作?
小九撓了撓鬍子,嗚喵一聲叫,“那貨被百姓們趕走了。”
小九說這話的時候底氣不足,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走的時候,氣急敗壞,大損高人形象,連個通訊符都沒留。
智雲大師做了不知道多少萬年的高人,一直屬於高高在上的存在,說白了就是不接地氣兒,手底下又沒有接地氣兒的人可以使喚。
缺少劉田那種“俗”氣且務實的合作伙伴。
佛家本就清貧,不重外物和物質,這一點兒在智雲大師身上發揮了個淋漓盡致。
他不是個苦行僧,自小資質過人,悟性過人,起步高,造成的現狀就是,他不會紆尊降貴的放下身段,向這些無知的凡人化緣。
如果替自己建寺蓋廟,所需的不只單單是建築用的俗物,還要有大量的人力和工匠,又非朝夕可待之事。
智雲大師也是個奇葩,不知是怎麼想的,竟然動用了法術。
這麼高修為的大和尚,要對付區區的凡人,不要太簡單。
於是,對身外之物最是斤斤計較的百姓們就發現,總有人莫名其妙的去給智雲的寺廟送東西,事後再痛哭流泣地拉回家。
幾次反覆之後,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此人非是別人,正是那個當初用解毒丹替百姓解瘟疫之苦的築基修士趙啟。
本來當初因為勞工的事情,死了幾個家屬,已經引起了趙啟的不滿,又趕上了這幾件事情,以他做為修士的敏感性,自然知道是智雲大和尚動用了法術。
世間事,從來就是無知者無畏。
當然,如果趙啟知道智雲大師是仙界下來撈功德資本的大佬,借他一百個膽子,也未必敢與他對抗。
因為無知,趙啟在經歷了前一次的失敗之後,已經懂得了發動人民群眾。
民間百姓的家族觀都極強,比如那些跟著了魔似的自帶乾糧,不要工資建寺廟的工匠,哪個沒有家族?
出了這麼多事兒,早就有人心生了不滿,也感覺到了不正常,在趙丹的帶領下,幾百人的隊伍,再加上看熱鬧的義士們,浩浩蕩蕩,趕到正在施工的寺廟時,已經多達千人。
這些人一面怒罵著妖僧,一面氣勢洶洶地趕來,把打砸搶發揮了個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