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見過神女!”三歲的奶娃子,肅著一張粉嫩的包子臉,上前恭恭敬敬的施禮,“小子雖然年幼,亦想盡綿薄之力!”

啟用龍脈的同時,獻上自己的虔誠,也會受到它的反哺,這個機會太子燕不會錯過,所以燃晴才會說,這也是一種機遇。

能看透一二的人不在少數,比如那個築基修士趙啟,經歷了種種磨難,也算是明悟了不少。

個人有個人的機緣,燃晴看破不說破,只要不誤事兒,不給她添麻煩,端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不止這些人,甚至包括混在人群中的一些山精野怪,也就是混於民間,修為低弱的黃大仙,白大仙以及山魈鬼魅。

都是眾生之一,只要他們安於本份,本就是人多力量大的時候,燃晴不會出手干預。

左邊是僧,右邊是道,正面是百姓和芸芸眾生,聚靈陣被啟用的同時,四周圍充斥起一股奇特的光暈,一種玄之又玄的規則之物讓燃晴有了剎那間的恍惚。

聚靈陣中的龍脈似乎人性化的動了動,甚至於燃晴還聽到了一聲若有若無的嘆息。

燃晴沒有抬頭,甚至都沒有多看龍脈一眼。

她正近距離的感受著那重光暈,以及組成光暈的獨特的規則,這於其他人是機緣,於她更是。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個千載難得的機遇,不是靈石和天生地長的寶物可以相比的。

光韻應和著左側道家的教化篇,右側佛家的濟世經,以及諸多百姓的虔誠祈禱,隨著時間的推移,那重若有若無的光韻漸漸圓滿,在燃晴的意識是,波段延長,連續性加強。

亦如蠶寶寶的呈絲成線,又如抽絲成錦,漸次成匹。

這,就是規則之力,啟用龍脈所形成和需要的層層密集的規則之力。

也不是此方天道有多麼仁慈,多麼慷慨,實在是,已經被紫竹折磨的氣息奄奄的龍脈,再不得助於天道的強力輔助,後果不堪想象。

正如燃晴以前所推測的那般,最輸不起的就是南幽冥大陸的天道,所以,這也就便宜了燃晴這個實際執行者。

規則之力好則好矣,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悟得到,感受得到。

在現場中,也只有已經突破化神境的燃晴能夠深層次的感悟,其他人,包括身負龍脈所賜予的皇氣的太子燕,都是被動承受者,這也是莫大的好處,未來將受益無窮。

以燃晴近距離守護的祭壇頂峰為中心,凡人感受到的是若有若無的光韻和發自內心的虔誠,修士進入到的是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而於燃晴這種南幽冥大陸上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大修士來說,是對於道韻和佛性甚至是功德法則和各種規則的深層次的感悟和了解。

隨著時間的推移,包裹在祭壇,確切來說是包裹在龍脈周圍的法則從之前的稀疏到密佈的濃稠,燃晴也是血脈全開,在識海中三生石的大力協助下,飛速的燒錄著。

沒錯,就是燒錄。

一法通則萬法通,恰如讀書,恰如瀏覽,現在的然晴就是把這些法則看成了粗粗細細的章節,而她本人就成了一架高速翻閱的光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