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左成賢人如其名,也確有賢德之處,甚得民心。

更有,戰神託夢,組織人力物力,救百姓於厄運苦難。

所有這些都被無限放大,並廣而告之,讓大家想當然的認為,左成賢就是眾望所歸的天命之人。

你還別不肯相信,那麼多人,怎麼神明不給別人託夢,單單選了他一個呢?

不只託夢,還賜給了他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

這是萬能的神明給予凡人界的一縷陽光啊,不追隨他追隨哪個。

所以,左成賢快速慢攏了一些中小勢和為己所用。

甚至連四大勢力中的其中一支,也選擇了臣服。

剩下的兩支,一支處於觀望態度,另一支有心反抗,可以他之力,與左成賢就成了雞蛋碰石頭,也是十分躊躇。

沒辦法不猶豫,神明的手段可不是他們這些凡人可以違抗的。

畢竟,當日燃晴驅雲逐雨,親眼目睹者眾。

更有甚者,旱魃的兇悍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卻也被可飛天遁地的神明剿殺了,他們區區的凡人啊,只有跪拜的餘地。

可是,如果不討點兒好處,總感覺虧了。

大家商議了一段時間之後,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子嗣問題。

有人就說了,“可否請賜子嗣?!”

現在的凡人介面積極大,而且四分五裂的局面久矣。

二百多年的亂相,民不聊生,即便是短時間的統一,以他一家之力,也沒辦法長治久安。

於是,劉田這隻烏鴉就給他提出了分封制,也就是勢力分散的華國西周時的分封諸候制度。

並且,這種統治方式,也容易讓其他勢力接受。

除了戰爭和上繳一定賦稅之外,大家還是如之前那般繼續之前的統治,而且這次來的名正言順。

可唯獨有一樣,這些各大勢力的首領們,不能說百分百,百分之七八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子嗣斷絕。

有些人,膝下連姑娘都無有,無論納多少房的妻妾,都是能懷不能生,亦或者如田氏夫人那般,生下來或是死胎,或無疾而歸,連個傻的替他們繁衍後代的可能都無有。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些人之所以願意歸順,和平共處,相當一部分原因,還就是因為無有子嗣後代。

沒有後代就沒有動力,尤其在這個時代,腦袋掖腰帶上,打生打死的,死後偌大的家業,誰人繼承?

“吾聞,左大人之妻田氏夫人磕長頭,求祈神女降下麟兒。”

田氏夫人可以,他們是不是也可以求得神女的青睞?

哪怕是瞥他們一眼,賜個孩子,無論男女,總歸生而有望。

大家齊點頭,亂世太久,誰家也是子嗣不豐,能得神女所賜,也是家族的無尚榮耀。

這個當口,正巧劉田趕來看望寄蘭,就碰上了這種事兒。